白天富城下地干活,上山打猎,晚上没事就带着孩子学习,教孩子写字,认字,算数,信儿的老三又出生了,加上甜甜排行老四,甜甜已经七岁了,她帮着妈妈看孩子,带小弟弟,刷锅洗碗、扫地。奶奶看她像大人一样学做活,就夸小甜甜干得好,小孩子听见大人夸了自己,干活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着大人的模样干得更欢。
老二相庆学习也很用功,他看大哥,大姐学习用心,也跟着大哥、大姐一起认真学习,刘家的孩子们学习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老大管老二,老二管老三,老三管老四,老四管老五,老五管老六,一个管一个,看到谁的字写错了立刻指出来做个示范,照着再写,直到写对为止。
哥几个就是相庆调皮一点,富城也让他跟着先生一起学习中医,相庆学习中医的过程都是相举督促的结果,相举在完成自己课业的同时,还要督促相庆的学习。
相庆和哥哥跟着先生看病,上山采药,认识药材,回来晒药材。夏天的山上长满了野花、野芹菜、野蘑菇,也长着各种药材,相举和相庆跟在先生身后,看着先生拿着铲子小心奕奕的挖着地上长的草,相庆便好奇的说:“先生,你挖的是啥草?”先生耐心的说道:“这是大青叶,它的根就叫板蓝根,有治瘟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
相举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先生介绍着功效,用心的在笔记本上记着。相庆调皮,根本就没听,脑子早跑到一边去了。回来一有空闲便跑出去跟着屯里的孩子们抓蝎子掏鸟蛋去了,相举却不像相庆,每天回家把自己的学业完成后,还帮家里干点力所能及的活,甜甜看弟弟主动帮着自己干活,也很疼爱相举,富城从地里掰回来俩嫩玉米信儿烧熟了递给甜甜道:“甜甜你吃烧苞米吗?可好吃啦。”
甜甜接过烧的又香又甜的嫩苞米舍不得吃,等相举回来了,偷偷把相举叫到外面道:“咱妈给我烧了两个嫩苞米,给你一个。”说着从怀里拿出用手绢包着两个还热乎乎散着香味的嫩苞米给相举一个,两人蹲在院外的墙角上把苞米吃完了。甜甜和相举两人岁数只差一岁,从小在一起玩耍、打架。
慢慢的感情越打越亲,关系越打越近,相举和姐姐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相举跟着师傅上山采药,从外面摘回来的山里红果和姑娘果装在衣兜里,跑回家拿给姐姐吃。相庆是个没心没肺的,在山上摘下来的野果都装进了自己的肚子里,看哥哥给姐姐带回来好吃的也不眼红,说:“我摘的都吃完了。”
信儿的三儿子相正出生了,一家人高兴得很,刘顺说:“咱刘家这回人丁兴旺了,去山上庙里烧柱香。”富城妈用篮子装上点了红点的饽饽、点心、水果到山神庙去祭拜。
跟着来来往往的祭拜香客,来到山神庙,富城赶着马车他妈坐在马车上来到山脚下,把马车拴在停车的地方,从看车人手里接过车木牌便往山上走去。
来到观音像前,拿出祭拜的吃食和香,把各种花馍、点心、水果摆好,点上香跪在蒲团上向观音磕头祭拜。恭恭敬敬的祭拜完毕,富城提着空篮子跟着他妈向山下走去。当走到一个转弯处,看见一个人躺在远处树林里,走过去一看,只见那人倒在树林下,忙上去把那人翻过来,一股血柱流了出来,富城赶紧从那人身上撕下一条布,帮那人把伤口缠上,富城摸了摸那人的脉搏,还在跳动,断定这人还活着,富城跟老妈抬着往山下走。这人太沉,富城妈一个女人没多大力气,抬的一路上歇了好几气儿才到地方,两个人来到存放大车的地方,两人把那人放到自己的马车上,又找了一个炕席盖在上面,给了看车人两文钱,解下拴在树桩上的马车绳子往山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