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到了集市时,宁平县城外的集市几乎变成了“农资博览会”,买的和卖的尽是“杈耙扫帚牛笼嘴”这些打麦场上的用具,当然也有“簸箕、筛子、麻绳、草帽”,原先那些吃食、针线、布匹摊子几乎没剩几个。
想想也是,收麦子可是农户人家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大事,摆摊的也要回去准备抢收。平时再节省的人家,到这个时候,都要来集市上该换的换,该添置的添置。
铁匠铺里,铁匠父子正光着臂膀,满头大汗地敲打着一块铁片,随着叮咣叮咣的节奏声,铺子里火星四溅。
纪满川和纪永灵站在一旁,看着旁边的成品铁器,主要都是镢头、铁锨头、铁叉头这些,做工还是很扎实,就是没有后世那种钢铁光亮。
铁匠注意到两人,放下手中的铁锤,抓起边上的布巾子擦了擦额头的汗,问道:“乡党,想买些啥?随便看,咱这质量你大胆放心。”
纪满川点点头,答道:“想买两把镰刀刃子,家里的那两把已经磨不出来咧。”
“再啥没有,割麦的刀刃子多得是。”铁匠转身从一旁的架子上取下两把锋利的镰刀刃子,递给纪满川道。
纪满川接过刀刃子,仔细看了看,觉得铁质不错,不是那种轻飘飘的,便插入家里带来的镰刀柄夹持槽里,晃动几下,见大小正好,夹得很紧,满意地点了点头,问:“掌柜的,这一个是啥价?”
纪永灵在一旁看着,突然想起了后世在新疆牧区见过的一种传统割草工具——钐镰,有的地方也叫?子(钐子)。虽然后世很多地方都已经使用机械化打草,但也不少牧民仍保留着这种传统打草工具。
当时带队的甘肃导游大叔说,这种工具在他老家的山区经常用来割麦子,因为山地都在沟里,地块小,路也窄,机械根本开不进去,有些老人舍不得让地荒着,就仍然用这种古老的工具进行收割。
那时候导游大叔还让他们上手试着割草,她清楚记得,那钐镰光镰刀就有一米多长,右边是一个木长手把,连接一个盛麦子的大竹筐;左边是一个木提手,用细绳连接在长刃片刀处的竹筐上。
因为可以两手共同操作,而且把子长,所以割麦子时不用弯腰,比较省力。
那导游大叔曾说,用这种农具割麦子速度很快,一个人可顶三四个人用镰刀收割,效率比一般的镰刀高出2~3倍。
纪永灵觉得纪满川是木匠,只要打造好长刀刃子,他完全可以做出这种钐镰,虽然现在的铁制品比不上后世的钢材,但是绝对比镰刀割起来要快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