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行军时,得小心翼翼地在狭窄的山道上前行,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滚落;骑兵的速度优势根本无法施展,战马也容易在崎岖的路面上崴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围拢过来的将领们,继续说道:“而重型装备的运输更是难上加难。那些大炮、装甲车,要想通过这样的地形,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开辟道路。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被动局面,比如在运输过程中遭遇敌人的伏击,或者因为道路不畅而延误战机。”
将领们纷纷围拢过来,将沙盘团团围住。他们一个个紧盯着沙盘,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一位戴眼镜的参谋皱着眉头,镜片后的双眼眯成一条缝,他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说道:“确实如此,这种地形对我们的战术展开是个不小的挑战。以往在类似地形作战时,我们的部队就因为行动迟缓而吃了亏,敌人利用地形优势,对我们进行了多次袭扰。”
李义微微点头,认可了参谋的话,接着说道:“而且,咱们两军之前并没有一起协同作战过,彼此都不熟悉对方的作战风格、指挥方式和行动节奏。” 说到这里,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那担忧如同阴云般在他眼中弥漫开来。“到了战场上,如果配合不好,很容易出现混乱。比如在进攻时,一方发起冲锋,另一方却因为不了解而未能及时提供火力支援;或者在撤退时,因为沟通不畅而导致部分部队陷入敌人的包围。甚至会误伤自己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王吉一直在一旁认真倾听,听到李义的分析,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他向前跨出一步,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补充道:“李义连长说得在理,战场上瞬息万变,要是配合生疏,那可就麻烦大了。我之前也和友军有过协同作战,就因为彼此不熟悉,在一次战斗中,我们差点误击了友军的部队,想想都后怕。”
李义目光坚定地看向为首的将领,提出自己的提议:“所以,我提议咱们提前进行一次演练。在演练中,双方可以熟悉彼此的作战特点,磨合指挥体系和协同流程。就像齿轮一样,只有经过反复的磨合,才能严丝合缝地运转。这样到了真正的战场上,才能做到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将领们听了李义的提议,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有的微微颔首,有的轻轻皱眉思考,不过很快,纷纷露出认可的神色。为首的将领脸上绽开爽朗的笑容,他大步走到李义身边,伸出厚实的手掌,重重地拍了拍李义的肩膀,那力度仿佛传递着无尽的信任:“李义连长考虑周全,这个提议好,就按你说的办。提前演练,让咱们两军好好磨合磨合。”
李义心中一喜,那喜悦如同阳光穿透云层般在他心底散开,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挺了挺胸膛,声音洪亮地说道:“多谢首长支持,有了这次演练,我们一定能在战场上给鬼子致命一击。”
随后,众人又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流程等细节进行了一番热烈而愉快的讨论。会议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融洽。有人提出可以选择在靠近作战区域的一处相似地形进行演练,这样能更好地模拟实战环境;有人建议演练时间安排在一周后,以便双方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李义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和大家一起完善着演练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还有些陌生和隔阂的双方逐渐熟络起来。王吉和李义聊起了过往的战斗经历,两人相谈甚欢,笑声不时在会议室里响起。其他将领们也纷纷交流着各自部队的特点和优势,气氛越发融洽。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窗外的夕阳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会议室的窗户上,映出一片金黄。李义站起身来,双手轻轻整理了一下军装的领口和袖口,将每一处褶皱都抚平。他神情庄重地向将领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身姿挺拔如松:“首长,既然事情都已商定,我们就先告辞了。回去后我们会立刻着手准备演练的相关事宜。”
将领们也纷纷起身回礼,为首的将领微笑着说道:“好,李义连长,期待你们的准备工作,咱们演练场上见。”
李义转过身,向李富贵等人使了个眼色。李富贵连忙收拾好桌上的文件,跟在李义身后。他们步伐坚定有力,走出会议室的大门。
李义、李富贵等一行人迈着沉重的步伐往回走。路边的枯草在晚风中瑟瑟发抖,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夜鸟的啼叫,更添了几分压抑。
李富贵紧紧地跟在李义身后,一路上低头不语,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攥成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也浑然不觉。刚才在会议室里的场景不断在他脑海中回放,越想越觉得一股无名火在心底熊熊燃烧。
终于,他忍不住快步赶上李义,一脸愤懑地说道:“连长,我越想越觉得这事儿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咱们军队就该打头阵,就该死啊?那些上级军队,每天吃香的喝辣的,享受着那么好的待遇,怎么就不该冲在前面?” 李富贵说着,情绪越发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小主,
李义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月光洒在他坚毅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静静地看着李富贵,眼神里既有理解,又带着一丝严肃。李义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李富贵的肩膀,说道:“富贵,别这么想。咱们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头安排咱们打头阵,自然有他们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