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非凡的春节在欢声笑语与团圆的温馨氛围中渐渐落下帷幕。这段时日,林逸与爷爷林隐以及婉儿一同度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佳节,那喜庆的氛围仿佛还萦绕在府邸的每一个角落。
林逸本是来自华夏燕京都城中文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学生,却因一场神秘莫测的穿越事件,来到了这大唐盛世。在现代世界时,他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也曾旁听过不少课程,对古代的历史典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下了一番苦功夫钻研,故而积累了颇为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
在这共度春节的时光里,林逸和婉儿的感情也如同那春日里悄然生长的嫩苗,增进了不少。他们在庭院的花灯下漫步,在年夜饭的桌旁相视浅笑,心中都对未来有了一份美好的期许。两人甚至悄悄许下约定,等林逸在即将到来的会试中考得优异成绩,最好能高中,便请皇帝赐婚,举办一场盛大而美好的婚礼,携手共度余生。
然而,时光匆匆,转眼间便到了二月,会试的日子已然来临。此次会试乃是在尚书省举办,由礼部主持大局,这对于林逸来说,无疑是一场至关重要的考验,关乎着他的仕途前程,更是他与婉儿美好未来的重要基石。
大唐的会试,向来注重对学子学识的全面考察,考题皆是围绕着唐学中的诸多方面精心设计。林逸深知此次考试的分量,在备考期间也是下足了功夫,日夜苦读钻研。凭借着自己在现代积累的古代文化知识以及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他努力将这些知识与大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期望能在考场上脱颖而出。
当他踏入那会试的考场,看着周围神情或紧张或期待的考生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不多时,考官们开始发放试卷,林逸深吸一口气,展开试卷细细看去。
此次会试的题目果真颇具深度与广度,既涵盖了经史子集等经典着作的理解与阐释,又涉及到当下大唐的治国理政、民生百态等现实问题的分析论述。
其中一道题便是要求考生结合《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阐述其在大唐治理天下中的现实意义。林逸略一思索,便提笔写道:“夫大唐之兴,在德政也。德者,如北辰之璀璨,高悬于空,为万民所仰。圣上以仁德治天下,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居其所也。而朝中贤臣良将,各司其职,如众星拱卫北辰,共辅大唐之社稷,此则‘众星共之’之象也……”他的字迹工整而流畅,论述亦是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将《论语》中的智慧与大唐的实际国情紧密结合,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功底。
又有一题是关于大唐对外邦交之策的探讨,给出了近年来大唐与周边诸国在贸易、文化交流以及偶尔出现的边境摩擦等方面的情况,让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应对之策。林逸想起平日里对大唐周边局势的关注与研究,当下文思泉涌,写道:“大唐盛世,万邦来朝,然外交之事,不可不察。于贸易而言,当秉持互利共赢之原则,互通有无,使各国皆能从往来中获利,此方能促商贸之繁荣,增大唐之财富。文化交流则应海纳百川,以我大唐之璀璨文化吸引外邦,亦汲取他国之精华,相互交融,方显大国风范。至于边境摩擦,当以和为贵,先遣能言之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若遇蛮不讲理者,亦当有强军备以威慑,保大唐之边疆安宁……”
除了这些论述题,试卷上还有诗词创作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春日将至,万物复苏的景象,创作一首五言律诗。林逸微微仰头,望向考场窗外那隐隐透露出绿意的枝头,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春日美景图,随即挥笔写道:
《春日待望》
春声催物醒,翠色染枝新。
风拂花初绽,云开日又亲。
田畴期岁稔,巷陌盼人勤。
且待繁华至,同歌盛世真。
他的这首诗,格律严谨,用词清新,既描绘出了春日的生机勃勃,又蕴含着对大唐盛世的美好期盼,仿佛将那即将到来的春天画卷在这小小的诗笺上徐徐展开。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林逸全神贯注,将自己所学的唐学知识以及对诸多问题的见解一一倾注于笔端。时间在那沙沙的写字声中悄然流逝,待他写完最后一笔,仔细检查一番后,才满意地交上了试卷。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林逸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全力以赴,接下来便只能静候佳音,期盼着能在此次会试中取得佳绩,实现与婉儿的约定,踏上那通往幸福与修仙封神之路的新征程。
而在考场外,婉儿也早早地等候在那里。她看到林逸出来,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急忙迎上前去。“林公子,你可算出来了,考得如何?”婉儿关切地问道。
林逸看着婉儿那担忧又期待的眼神,笑着安慰道:“婉儿,我已尽力而为,结果如何,且待放榜之日便知分晓了。”
婉儿轻轻地点了点头,握住林逸的手说道:“嗯,林公子,我相信你定能高中的。”
两人手牵着手,在这略带寒意的二月微风中,缓缓离开了考场。那身后的考场,承载着无数考生的梦想与希望,而林逸与婉儿的未来,也在这一场考试之后,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与未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