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陆文星两口子激动坏了,得到消息的当晚,就带着老林氏和一双儿女,乘坐马车进了城。

一到铺子里,林氏就按着大儿子的头,给方雨桐这个婶婶连着磕了三个。

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晚饭,第二天一大早,陆文且宣布铺子休息一天,两兄弟领着妻儿老小回了陆家村。

对于陆知义这个十四岁的小童生,陆家一族也颇为重视,大开祠堂告慰祖宗。

族长还送了一两银子过来陆家大房,说这是族人的一点儿心意,让陆知义在城里好好念,将来好给陆家光耀门楣。

三天后,陆文且两兄弟做东,领着各自的媳妇娃子,在贵宾楼隆重地招待了张夫子。

陆知义在陆家村念了好几年,啥名头都没念出来,字儿都不认得几个,每次都是垫底的那一批,调皮捣蛋次次有他,为此没少挨揍。

来了县城之后,命好做了张夫子的学生,这才短短几年,就咸鱼翻身,考上童生了。

这个大恩,陆家铭感于心。

张夫子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一名六旬老者,说是京都有名的大儒,姓李,张夫子称呼他为李老。

听张夫子在那儿夸了半天,什么机敏啊,见解独特啊,更难能可贵的是,还不急不躁,不亢不卑,未来简直不可限量……

他心痒难耐,非要前来考校一番,就跟着一起蹭饭来了。

把陆知义叫到跟前,连着问了几个问题,陆知义都对答如流,还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那大儒听得连连点头,直说这一趟没白来。

夸了几句之后,他便把目光投向了近五岁的苟长平身上。

“这,也是陆家的小公子?”

心里却翻起了惊涛骇浪。

像!太像了。

他曾是瑞王的老师,受文帝所托,以储君少傅的身份,从瑞王三岁开始,一直教导他到十岁。

直到瑞王孤身前往军营的前一晚,他还在瑞王府挑灯夜战,呕心沥血地为瑞王的将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