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才村 往事(二十九)

拐个少主当流量 乜野 3368 字 1个月前

那串数字始终定格在“18”,仿佛预示着此后每天都会有 18 位村民惨遭不幸,被悬挂于枝头示众。随着时间推移,村子里的人口日益减少。那些失去家园的孩子们纷纷聚拢到王二明家中,由二明的母亲照料着他们。时光荏苒,日复一日,村庄中的棺木数量逐渐减少,而幸存下来的人们亦随之愈发稀少。

原本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小山村此刻却被阴森之气所笼罩。这个村落三面环山,世世代代以制作棺木为生,可以说是广结善缘。此外,这里的祖坟群恰好构成一个汇聚福气的阵法核心,使得三才村一直以来运气颇佳。

如今,整个村庄仿佛被死亡的气息所笼罩,一片死寂。前方摆放着一口准备下葬的棺木,但令人惊异的是,棺盖上原本应该刻有安抚亡灵的安魂咒竟然出现了问题,不知何时变成了聚拢阴气的聚阴咒!白日里,连灿烂的阳光也无法穿透这层层阴霾,照亮村内的道路;而到了夜晚,则更是阴风阵阵,伴随着凄厉的鬼魂哀嚎声,让人毛骨悚然。

此时此刻,包括二明娘在内,还有赵家老两口、古玉花、王善根的母亲张桂花以及村长夫人等共计 20 个成年村民聚集在村口。他们默默地凝视着即将落山的夕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迷茫与恐惧。尽管能清晰地看见那轮西沉的红日,但那温暖的光芒却似乎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始终无法照耀到他们身上。

古玉花如今已变得瘦骨嶙峋,原本就不够白皙的面容更显枯黄憔悴。曾经遭受过田春芳折磨的她,现在身体状况愈发糟糕。而田春芳本人也不再对古玉花施虐,因为每一个夜晚降临,他们都会忧心忡忡,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悬挂在树枝上的受害者。

于是,古玉琴成功地避开了每晚残酷的毒打,甚至之后白天也无需再辛苦地雕刻符咒。原因很简单,村庄里所有的棺材都已耗尽,无人继续制造新的棺木。

那些随后离世之人,只能被草率地挖坑掩埋,形成一座座矮小的土丘,甚至连一块墓碑都无人竖立。清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

就在这时,王二明的母亲脑海中猛然回荡起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王婶子,您快带着孩子们离开这里吧。我准许你们离去,就当作是对二明哥为我奔波的回报。”

“谁?”王二明的母亲惊愕地站直身子,紧张地环顾四周。然而,四周空无一人,只有他们几个呆立原地,身旁的人同样茫然失措,没有人回应她的疑问。

那道神秘的声音再度响起:“快走吧!赶紧走吧!带上孩子们远走高飞,永远别再回来。”仿佛是一种催促,又似是一种警告。

二明娘这次终于确信自己没有听错,真的有人在跟她说话。她心急如焚地连忙用一只手拉着一个孩子,并对其他孩子们喊道:“孩子们,快跟上奶奶,咱们赶紧出去!”

听到这话,原本还呆愣着的小孩子们立刻回过神来,纷纷站起身来,紧紧牵住彼此的小手,毫不犹豫地朝着村外走去。

古玉花见状,也迅速伸手拉住其中一个小男孩的手,小心翼翼地牵着他想要一同跟出去。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紧紧跟随在孩子们身后,缓慢而坚定地朝着那棵巨大的槐树走去。

二明娘身先士卒,第一个成功跨越过大槐树。令人惊喜的是,她毫发无损,没有遭遇任何意外情况。这一刻,她对那个神秘声音所说的话深信不疑。于是,她兴奋地呼喊着,示意孩子们加快速度冲过来。

“孩子们,加油啊!她已经放过我们了!赶快跑过来!快跑!”受到鼓舞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越过了大槐树,顺利到达了安全区域。

古玉花一只脚悬空刚刚越过大槐树,就立刻瘫倒在地,七窍出血晕死过去了。她牵着的小男孩儿趁机,跑过了大槐树。其他大人看见古玉花的惨状都是一愣。怎么二明娘和孩子们没事呢?

二明娘照顾着孩子们往前走去,她不禁回过头想再看看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

她看到了!大槐树下古玉琴站在那里,确切的说是飘在那里,她面色惨白,只有头、躯干和右臂,身上是破破烂烂的衣服,她慢慢挥动着仅有的手臂,和二明娘告别。

“玉琴啊~!”二明娘转身对着大槐树大喊起来!“玉琴!可怜的孩子!竟然是你!”一边喊,一边大哭。她想回去,可是脚却迈不开步子。

她听到玉琴说:“王婶子,走吧!走吧!”慢慢古玉琴的身影消失不见了。村口的几个人就像木雕一样,仿佛看不见也听不到,表情木然的望着远方。

二明娘抹着眼泪带着孩子们走远了,离开了,一点一点的消失在路的尽头。她知道,她的儿子二明没有看错。谷玉琴就是那个被分尸的女娃子,她没有和人私奔,没有和野男人跑,是被人害死了!被这个村子里的人害死了!

她现在回来复仇了,人死后7日回魂,所以从第七天开始,她开始了自己复仇。

转过天来晨起,古玉花躺在炕上睁开了眼睛。她没想到自己还能有睁开眼睛的一天,或许着所有的一切只是她做的 一个梦。她急忙穿上鞋子,奔向村口,大槐树上依旧挂着18个人的尸体。赫然就是除了她之外的那几个人,现在全村就剩下她一个活人了。古玉花跪坐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天空中聚集着乌云,夹杂着暴雨雷电滚滚而来。古玉花哭着、叫着、骂着······

“古玉琴!你杀了我!杀了我!”

“古玉琴你出来!你出来!弄死我啊!”

“古玉琴!古玉琴!古玉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