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的同时,卫诗云也有点感叹,当了妈妈的肖玉英,是个很好的销售苗子。
如果,之后的发展,还是一如既往的蛮横。
卫诗云的想法是,可以把肖玉英提拔为更高一级的店长。
西大街那边的店铺,可以让其他人来接手。
肖玉英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在东西大街往返,时刻督促两家店铺的发展。
不过,这都是卫诗云片刻间的想法。
到底会不会实施,还要看肖玉英个人,有没有这样的本事让她折服。
盘点完西大街的应收,卫诗云又开始查看东大街这边的情况。
作为最常来的地方,她对东大街的情况,心里也能有大概的估算。
最后账目盘算完,和卫诗云心里的估算差不多,甚至是要比她的估算多一些。
许凤丽凭借,亲和的态度和良好的交际能力。
成功实现了,不满一月,但月收入达到一万的成就。
看到这样的收入,卫诗云还是很开心的。
她开店,本来就是为了做生意赚钱。
如今,不仅生意红火了,收入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可见,做生意真的是,来钱最快的途径。
盘完两个店里的账,卫诗云综合了一下账目。
买下两间店面,又加上装修布置这些,七七八八算下来,花了将近有六千左右。
再加上去南城提货的花销,也能有小三千。
后期补货的货款不算的话,也就是花了将近有九千多,将近一万。
但这些花销,大头都是一次性的。
像买铺子的钱,装修的钱,都是一次性支出。
只要把这些花销找补回来,其他的盈利,都是纯纯的利润。
要说进货的钱,不是还有南市场的股份嘛。
抛开这些不提,就只是东西大街的两家铺子,都能让卫诗云赚的盆满钵满。
算到这里的时候,卫诗云都有点激动了。
好在,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没有表现的太过异常。
平复好心绪以后,卫诗云就把算好的钱,全部收进了空间里。
也是这个时候,她才想起来,刚开始买铺子,是为了开水果店的。
结果,果子一颗都没卖出去,全成了服装的生意。
行吧,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
那还是回家,问问李秀娥和凌大山的想法。
如果,老两口不想在家待着,就开间水果店得了。
这样,手里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也不用再不好意思张口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