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张口就是一百万两

事实上,白银的货币化趋势,从洪武末年到建文年间就已有初显。

大明宝钞的地位在这一时期迅速衰落,宝钞的信用遭到朝廷官方的过度透支,而呈现断崖式下跌,白银的价值和市场地位开始渐渐崛起。

到了永乐末年,宝钞制度就已几近崩溃,在部分民间大宗市场交易的契约文书中,已经开始使用到白银作为支付货款。

这一现象,到了正统至成化时期,逐步形成常态,宝钞完全被驱逐出市场,白银获得市场主导地位。

所以,也别觉得使用白银来代替土地实物税,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不是大明一直严格搞海禁,外来银矿流入受到了限制,白银成为主流货币的速度还要更快。

再加上随着宝钞制度的崩溃,单纯靠铜钱是不可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需求的,一味海禁和遏制外来白银输入,只会适得其反。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清田均税、摊赋入亩、计亩征银,三者合一,这才是“一条鞭法”的完全版本。

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作为核心政策的摊赋入亩,不会出现执行上的大问题。

“白银的货币化,是时代的趋势……”

朱瞻基若有所思,忽然间回过味来。

“先生,这还是不对啊!”

“哦?如何不对?”林煜笑问道。

“按先生您所说,白银的确迟早会因为自身价值,而逐渐实现货币化。可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如今我大明依旧还是困于白银产量不足。所谓的货币化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做到,更别提改征实为银差,配合摊赋入亩、计亩征银了!”

朱瞻基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他看来困扰这个政策的最大问题,依旧还是在于白银产量的严重不足。

二十二年才产不到500万两的白银,这能够干嘛的?

哪怕一分银子没人贪,全部拿来发作官吏俸禄,都不够发的。

大明的官吏起码也有好几万人,薪俸相当低的县令一年也有45两白银,二十年下来就是快一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