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就是特别尴尬!
先说孔庙,无外乎就是祭祀孔子的庙堂,也可以叫孔夫子庙。
当然,它在后世被叫得更多的还是“文庙”,与“武庙(武成王庙)”相互对应。
武庙主祭姜子牙,从祀历史杰出武将。
文庙则主祭孔子,从祀孔子的弟子与其他儒家圣贤。
金幼孜没立刻回答朱高炽的疑问,而是首先说了一遍孔庙的配祀排位。
“孔庙主祀自然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首次追封孔子由‘隆道公(武则天封)’晋封‘文宣王’,至此除后周仅追封孔子‘至圣文宣师’外,其余历朝皆为孔子封王……”
不只是封王,还是一步步往上加封。
文宣王、至圣文宣师、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
可以说,蒙元给孔子的封王规格是最高的,因为蒙元需要孔子的名号去教化汉人百姓,笼络汉人士大夫阶级。
也因此,到了明朝孔子便已经封无可封,再往上就只能给孔子上皇帝尊号了。
还真别说,西夏的时候确实这么干过,直接追封孔子为“文宣帝”,与西夏皇帝享有同等规格的庙堂、香火和祭祀,历史上有且仅有此一例。
但这不归入正统,因为西夏比起儒家,更信奉佛教,孔子“当皇帝”在中原士大夫看来有些过于不伦不类。
当然,孔子封王实际也有些不伦不类,所以到了嘉靖朝就把孔子封号一撸到底,从“大成至圣文宣王”变成了“至圣先师”。
往后的螨清、民国恢复了“大成”和“文宣”,但依旧不允许孔子有王号存在。
现在,金幼孜这么故意提一嘴,还特地不小心说了后周没有给孔子封王,显然也是意有所指。
孔子为儒家老祖,也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老师”,但不代表所有读书人都认可孔子现在这么“牛逼炫酷吊炸天”的封号。
反正金幼孜在看完《荀子》中的理论后,就不再认可孔子的尊号。
过于虚高不说,也与荀子的圣王论相冲突,天下只能有一个圣王,那个圣王就是皇帝,就是天子,而不能是孔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