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甚至,他还敢弄虚作假,多次呈给明治天皇的,都是大清水师在七八年前的战力数据。
那有没有人站出来指控他的瞒天过海呢?
有,而且还不少,不过这些人要么已是身首异处,要么已是葬身海底,懂事点的,早就已经拿钱闭嘴,所以任由明治派出了多少间谍刺探,它们最终的口径,也都是与伊藤博文,不谋而合...
虽听得些风声,心头有些疑虑,可大战期间,又只能用人不疑,眼下除了选择相信他,还能有何他法?
但是,如果仅从内阁呈上的纸面数据来分析,大清水师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不管是火炮射速、炮弹威力,还是动力配置、后勤供给,一通折算下来,双方的海军实力,从理论上来讲,差距至少在十倍以上。
所以别说追击大清的受损战舰,就是一路打到大沽港口,明治也不会觉得有太多吃惊。
反而是伊藤博文这胆小如鼠的做法,让他不由得心生疑虑,转而,又生出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感。
“伊藤首相啊,要是这次帝国海军不能大获全胜,那你我二人,就能自裁谢罪,以慰天下了~~”
与此同时,远在大清京城的养心殿中,一场关于是战是和的朝堂会议,也在如火如荼的召开着。
李鸿章在朝堂上接连列举出日军现有的海军优势,随后又把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服役年限长、设备老化、航速缓慢,机动性上远不如敌军战舰的客观事实,拿出来又讲了一遍。
然而,以翁同龢为首的清廷主战派,却在公堂上,当着李鸿章的面,大加嘲讽:
“李中堂啊,老夫听你这意思,合着建立北洋水师的这几千万两银子,就只是扔在水里听个响?
大家都是进口铁甲舰,我们的主力战舰还大了敌人的军舰一圈,你搁这说不行?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要我说,这还分析个屁,就这种事,拍拍脑袋就能决定了,不就是打个小日本吗?那还不是谈笑之间的小事?”
随之,堂上一半以上的官员纷纷随声附和,他们其中的大多数,都不满李鸿章权倾朝野,可又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于是乎,这些官员便心照不宣的联合起来,形成了一股“倒李风潮”,只要这李鸿章稍有过错,他们便摆动笔墨,大加重伤。
并且这些人无不认为,在这场“必胜的战争”中,让李鸿章的北洋军队倾巢而出,那就能实现“一石二鸟”的战略思想:
一方面,能通过军事胜利树立大清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则能通过与日军的战斗消耗,从而大幅削弱李鸿章的实权力量。
这个策略啊,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