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的苦思冥想与与谋士们的反复商讨,张一凡终于确定了 “攘外安内,先北后南” 的战略方针,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良策。
攘外之策,首要在于应对北方匈奴的威胁。张一凡深知匈奴之患由来已久,且其骑兵机动性强,作战勇猛。若要彻底解决北疆问题,不能仅靠武力镇压,需恩威并施,多管齐下。
其一,加强北疆军事防御。张一凡决定增派兵力前往北疆,在边境线上修筑坚固的堡垒与关隘,形成一道严密的防线。这些堡垒不仅能够抵御匈奴骑兵的冲击,还可作为屯兵之所与物资储备之地。同时,他令黄忠与赵云在北疆训练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提高太平道军队在草原作战的能力。
其二,开展外交与贸易。张一凡派遣使者前往匈奴部落,与匈奴首领进行谈判。使者向匈奴首领表明太平道的立场:太平道无意与匈奴为敌,但亦绝不容许匈奴肆意侵扰边疆。若匈奴愿意与太平道达成和平协议,太平道将开放边境贸易,以中原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与匈奴的马匹、牛羊、皮毛等进行交换。这样一来,双方均可获得所需物资,促进经济交流,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方的敌对关系。
其三,文化渗透与同化。太平道组织一批文人学者与能工巧匠,前往北疆地区。他们在北疆设立学堂,教授匈奴民众中原文化、农耕技术与手工艺制作等知识。通过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逐渐使匈奴民众了解中原文明的魅力与优势,从思想上对匈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其对中原的敌意与侵略性。
在实施攘外之策的同时,张一凡也在思索着安内之法,以应对曹操的联盟威胁。他认为,当前太平道与曹操联盟实力对比悬殊,若贸然开战,胜负难料且必然会使百姓陷入更深的战乱之中。因此,他提出了 “停战议和,修养生息” 的安内策略。
张一凡首先修书一封,派使者送往曹操处。信中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太平道的意愿:太平道虽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统治,但无意与各方诸侯为敌,只求在这乱世之中保一方百姓太平。如今曹操组建联盟,太平道深感压力,但仍希望双方能够罢战休兵,各自治理领地,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太平道愿意与曹操联盟达成和平协议,在一定时期内互不侵犯,并可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为了增加议和的诚意与说服力,张一凡还在信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合作方案。例如,双方可共同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治理黄河水患,这对于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百姓生活至关重要;在商业贸易方面,太平道控制的洛阳地区与曹操联盟的领地之间可建立贸易通道,互通有无,促进经济繁荣;在文化交流上,双方可互派学者,交流学术思想,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派出使者议和的同时,太平道内部也在积极进行休养生息的准备。张一凡下令减轻百姓赋税,鼓励农耕生产,兴修水利设施,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他还大力支持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设立专门的工坊,培养工匠,生产各类精美的手工艺品,并在洛阳及周边地区建立集市,促进商品流通。
此外,太平道注重人才的培养与招揽。张一凡在洛阳设立太学,广纳天下学子,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华与志向,均可入学深造。太学中开设经史子集、兵法谋略、天文地理、医学农学等各类课程,培养出一批批有文化、有见识、有才能的人才,为太平道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智力资源。
对于太平道的这一系列良策,内部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一些将领认为,与曹操议和是示弱之举,太平道应趁曹操联盟尚未稳固之时,主动出击,先发制人。而一些谋士则担心匈奴不会真心与太平道合作,北疆的和平难以长久维持。
面对这些质疑与担忧,张一凡耐心地解释道:“如今我太平道虽有一定实力,但与曹操联盟相比,仍显不足。若贸然开战,必然会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百姓将生灵涂炭。而与匈奴的合作,虽存在风险,但通过外交、贸易与文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可增加和平的可能性。且我们在休养生息的过程中,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以待时机成熟。”
在太平道积极推行良策之时,曹操收到了张一凡的议和书信。曹操召集联盟内部的诸侯与谋士商议对策。
袁绍率先发言:“曹操,太平道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今主动求和,正是我们消灭他们的大好时机。为何要与他们议和?”
曹操微微一笑,说道:“本初兄,莫要心急。太平道虽看似弱小,但能在短时间内推翻东汉统治,亦有其过人之处。且如今若我们拒绝议和,强行开战,必然会背上不仁不义之名。再者,我联盟内部刚刚组建,尚需时间磨合,此时开战并非明智之举。不如暂且答应议和,在议和期间,我们可进一步巩固联盟,扩充实力,同时密切关注太平道的动向,若其有违议和约定,再出兵讨伐不迟。”
谋士郭嘉也点头称是:“主公所言极是。太平道提出的合作方案,若能实施得当,对我联盟亦有诸多好处。例如治理黄河水患,可使我中原大片土地免受洪涝之害,促进农业丰收;商业贸易的开展,可增加各方诸侯的财富收入。我们可利用这段议和时间,从内部壮大自己,从外部削弱太平道。”
曹操联盟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接受太平道的议和请求,双方达成和平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