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从县衙出来,果然见三四百难民正在有序领取米粥。
虞县知县见状,颇为自得说道:
“诸位大人,下官向士绅筹集了五百余石粮米,足以供给难民三月之用。”
众人闻言,满意得点点头,纷纷道:
“陈县令才干可嘉,可称能员。”
虞县县令领受着众上官的夸赞,直觉得双腿发飘,愉悦得几乎要飞起来。
他正要礼送众人出城,县里的典吏突然跑了过来道:
“老爷不好了,城东有千余难民赶来......”
虞县县令顿时色变,狠狠瞪了一眼典吏,不知如何是好了。
杭州知州闻言道:
“让本地士绅再出些粮食就是,何必大惊小怪。”
虞县县令面色僵硬,能让士绅拿出几百石粮食,已经是费劲心机,就差上门作揖了。
再让他们出粮,不啻于挖他们的心肝,哪里能要出来?
县衙粮库里虽然有存粮,但大部分都是要上交的税粮,他不敢也不能动。
但若引起民变,麻烦也很大,因此只得硬着头皮看向杭州知州道:
“丁大人,可否......”
杭州知州顿时变了脸色,脑袋摇得跟拨浪鼓相似,道:
“没有,自己想办法,若有差池,本府拿你是问!”
这家伙翻脸比翻书还快。
本来就被曹斌坑了不少军粮,若下辖诸县也都找他求救,他清空府库也不够贴补?
见此,所有人都看向了曹斌。
他是两浙安抚使,民政军事都归他管,难民就在此列。
曹斌不耐烦道:
“连千余难民都处置不了,你二人记过一次,下次政绩考核同减两等。”
“......把难民送到西湖,让他们以工代赈。”
两人顿时露出苦色,尤其是虞县令,刚刚还觉的前途无量,马上就特么鸡飞蛋打。
政绩考核等级不入乙等,近几年肯定没有升官的可能,太倒霉了。
包拯也有点无语,他觉得虞县县令做得还算不错,也比较认同他的施政之道,没想到这么不经打击,心里也有些可惜他运气不佳。
朱勉虽然对虞县县令的遭遇有点郁闷,但也没有在意,挥手道:
“好了,既然已经解决难民之事,赶快出发去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