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攻取罗县!

在陈国军队的编制当中,邹寰所率领的大军虽不比精锐的朱雀军,却也在时代的变革中悄然蜕变。

随着陈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曾经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燧发式火枪,如今已彻底退出正规军的序列。

不过,它并未被完全遗弃,而是在训练场上继续发挥余热,承担起培养新兵的使命。

但这种过渡显然不会持续太久,毕竟随着98k逐步替换燧发式火枪,未来即便是训练,士兵们手中握持的也将是淘汰下来的 98k。

邹寰麾下统御着六十万大军,这支庞大的力量中,火枪军的发展令人瞩目。

................................................................

................................................................

开战之前,火枪军仅占十万之数,而如今,已扩充至三十万,且全员装备 98k。

这些新加入火枪军的二十万将士,此前经历了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无论是枪支的操作,还是战术的运用,都已烂熟于心。

所以,他们无需过多磨合,便能直接奔赴战场,投入战斗。

与之相对,另外三十万常规军则转型成为后勤保障力量,全力支持着火枪军的作战需求。

三十万火枪军的战斗力堪称恐怖,远非三十万常规军可比,甚至五倍数量的常规军,在他们面前也难以抗衡。

火枪军的强大,不仅源于人手一支的 98k,还得益于他们配备的迫击炮、机枪、狙击枪以及各种口径的火炮。

这些装备虽来自神机军的换代,但神机军使用时间不长,性能依旧卓越,完全能够满足当下的战斗需求。

随着陈军后方兵工厂生产力的不断提升,陈国军队更新装备的速度日益加快。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在下一次大战役来临之前,陈军有望实现全军装备 98k的目标。

然而,想要全军换装 AK,以目前的生产力而言,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毕竟,要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数百万支 AK,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任务。

对于邹寰而言,仅靠三十万火枪军,还不足以对洞庭湖中的楚国水军构成实质性威胁。

................................................................

................................................................

要想给予楚军致命一击,他还需要大规模、全方位的火力支援。

于是,他向陈昊提出了支援请求,陈昊毫不犹豫地批准了这一计划。

楚国水军虽然长期在水上活动,但他们必须定时靠岸补给,而这正是陈军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

邹寰精心制定了作战计划,他将亲自率领大军沿着洞庭湖沿岸推进,目标直指楚军在沿岸修建的所有水寨。

一旦水寨遇袭,楚国水军必定会前来救援,届时,陈军便能在救援途中设伏,给予楚军沉重打击。

邹寰的军队中,除了他自己是半圣强者之外,还有三名武尊。

其中一名是近期刚刚突破的,另外两名则是来自蜀国的降将。

邹寰将军队一分为二,自己率领一半兵马从洞庭湖东面进军,作为中路军,另外三名武尊则率领另一半兵马,组成西路军,而江泽所率领的朱雀军,则为东路军。

邹寰身处中路,一旦东西两路遭遇强敌,需要支援,他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为友军提供坚实的后盾。

................................................................

................................................................

朱雀军作为先锋部队,率先出兵,很快便抵达了罗县。

罗县的守军由一名文哲后期的强者镇守,其实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