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进攻山海关(二)

台下的将领和士绅们见吴三桂如此坚决,纷纷表态,愿意追随吴三桂,共同抵御外敌。

吴三桂又下令,将收缴上来的传单当众焚毁,严禁百姓和士兵再议论此事,违令者严惩不贷。

随后,他亲自带领士兵在城中巡逻,安抚百姓的情绪,稳定军心。向士兵们承诺,若能成功击退林凡宇的军队,必将重重有赏,还加强了对城门和城墙的防守,增派了兵力,尤其是在可能被陆景行和唐通重点攻击的城南和城北方向。

吴三桂还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将领,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暗中监视城中的动静,防止林凡宇的奸细再次煽动人心。

经过一番努力,城中的混乱局面逐渐得到了控制,士兵们的士气也有所回升。

就在陆景行与吴三桂展开心理战的时候,林凡宇率领八万大军来到了山海关以东的威远城。

林凡宇抵达威远城后,立刻着手布置防御。满清援军随时可能出现,而此地乃是抵御清军的关键所在,不容有失。

他骑于马上,环绕威远城仔细勘察地形,随后对众将领下令:“传令下去,在城周挖掘深壕,壕中布满尖刺与鹿角,阻挡敌军骑兵冲锋。于城墙之上,每隔一段距离安置一门火炮,务必调整好角度,使其射程能够覆盖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

卫名哲上前一步,抱拳问道:“伯爷,若清军来犯,我军当以何种战术应对清军?”

林凡宇沉思片刻,说道:“名哲,我军以逸待劳,清军若来,我们先以火炮远距离攻击,挫其锐气。待敌军靠近,城墙上的弓弩手与火枪手齐发。”

“遵命,伯爷!”众将领齐声应道。

随后,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挖掘壕沟、安置火炮、校准位置等等。

林凡宇又在城中设置了多处了望塔,派出侦查小队,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尤其是山海关方向与北方满清可能来援的方向。

第二日,天色微明,陆景行与唐通的大军便已在山海关城南、城北严阵以待。随着一声号角长鸣,攻城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随着号角声响起,陆行景大手一挥,沉稳下令:“火炮准备,先给那城墙来一轮猛击!”

顿时,安置在大军阵后的数十门火炮齐声怒吼,炮口火光闪烁,浓烟滚滚。一枚枚炮弹裹挟着强大的冲击力,尖啸着划破长空,直扑山海关的城墙。

刹那间,山海关城墙上土石飞溅,硝烟弥漫。炮弹所到之处,城垛被炸得粉碎,石块横飞,不少守军躲避不及,被炮弹的冲击力震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直接被掀飞出去,惨叫着坠落城下。城墙上原本严阵以待的防御阵型瞬间被打乱,士兵们在弥漫的硝烟中惊慌失措,四处寻找掩护。

山海关的守军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他们迅速调整状态,在将领的指挥下,用守城的火炮开始还击。“还击!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一名守将大声呼喊着。

紧接着,山海关的城墙上也响起了阵阵炮声和弩箭发射的呼啸声。炮弹和弩箭朝着攻城的明军倾泻而下,在明军阵中炸开,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陆行景见吴三桂的守军如此顽强,眉头微皱,却毫不退缩。“继续炮击,集中火力轰开城门附近的城墙!”他再次下令。

于是,明军的火炮手们更加奋力地装填弹药、调整角度,一枚枚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山海关的城门区域。在持续的炮击下,城门附近的城墙渐渐出现了裂缝,砖石开始松动、脱落。

守城的将领也知道城门一旦被攻破的严重性,他亲自赶到城门楼督战,指挥士兵们用沙袋、石块等将城门堵死,并组织起一队队的敢死之士,准备在城门被轰开的瞬间与明军展开殊死搏斗。“弟兄们,守住城门,就是守住山海关,就是守住我们的生机!”这名将领大声激励着士兵们。

与此同时,城北的唐通也指挥着他的火炮部队对城墙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炮击完后,陆景行指挥着第一波步兵敢死队员扛着云梯,眼神中透着决然,朝着高耸的山海关城墙飞奔而去。

城墙上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见敌军冲来,守将一声怒吼:“放箭!”刹那间,密密麻麻的箭矢如飞蝗般朝着城下射去,一时间,空中箭镞呼啸,敢死队员们虽有盾牌护身,但仍不断有人中箭倒下,惨叫之声此起彼伏。

有的士兵咽喉中箭,当即倒地,双手死死捂着脖颈,鲜血从指缝间汩汩涌出;有的腿部中箭,却咬着牙,拄着武器,一瘸一拐地继续向前冲,不肯停下脚步。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敢死队员成功将云梯架在了城墙上,开始攀爬。可城墙上的守军岂会轻易罢休,他们搬起早已准备好的石块,朝着云梯上的明军狠狠砸去。一块巨石滚落,直接砸中了正在攀爬的一名明军士兵,只听一声惨叫,那士兵的身体便如破败的布偶般从半空坠落,重重摔在地上,溅起一片尘土。而后续跟上的明军毫不畏惧,继续奋勇攀爬,与城墙上伸出长枪、大刀的守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一时间,刀光剑影在云梯顶端闪烁,鲜血顺着城墙流淌而下,在墙根处汇聚成一滩滩暗红色的血洼。

陆景行在后方见状,心急如焚,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火枪手,弓弩手,压制住城上的敌军,掩护兄弟们攻城!”随着命令下达,火枪手们迅速列阵,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对准城墙上的守军,“砰砰砰”的枪声接连响起,枪口喷出的硝烟弥漫在阵前。弓弩手们也纷纷拉弓搭箭,箭矢如雨般射向城头,城墙上的守军瞬间有不少人中箭或被火枪击中,惨叫着向后倒下。可即便如此,守军们仍旧拼死抵抗,不断有新的士兵补上缺口,继续与攻城的明军僵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