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时期的户部,就是各个衙门的活祖宗!
若不是下五旗集体欠发节赏,以胤禑和老四的铁杆关系,完全可以单独解决镶白旗的节赏补发问题。
偏偏,大家都绑在了一块儿,户部若是只补发镶白旗的节赏,剩下的四旗肯定要闹翻天。
不过,再怎么说,今年也是胤禑管理镶白旗之后的头一年节赏,开门红必须打响。
“你们先回去吧,有些事情千万不能急,越急就越难解决。等我和户部商量之后,再给你们个准信,可好?”
三个都统一听这话,立时觉得节赏补发有门了。所谓的找户部商量,不就是找六亲不认的老四商量么?
这年头,谁还不知道啊,胤禑在老四的郡王府里,拥有独门独栋的一整座客院?
“谢十五爷,大家都指着这点节赏买点肉吃呢!”
“十五爷,若不是实在没了法子,奴才也不敢来惊扰您。”
“唉,奴才手下的全是苦哈哈的蒙古旗人,他们既不通汉语,又无法卖马,还不能种地和经商,实在是穷得没有隔夜粮啊!”
面对手下三个都统的叫苦,胤禑心想,那些没有铁杆庄稼的草民牛马们,过的是个啥日子,你们真不知道么?
不过,旗人的穷,真的是体制问题。
这年头,革别人的命,抄别人的家,易如反掌。
比如说,闯贼进京后,抢了多少前明朝廷不敢动的官绅之家?
可是,真要动实权旗人阶层的根本利益,完全不可能!
改革旗务,从顺治开始,一直到乾隆,喊了多少年,最终,也就是搞了个出旗为民,把汉军踢出了铁杆庄稼的队伍。
满八旗和蒙八旗的利益,杀重臣和杀小鸡一样的乾隆,楞是没敢去碰。
快到用晚膳的时候,康熙把胤禑叫进了乾清宫。
“朕听说,镶白旗下,没领到去年的节赏,个个怨声载道?”
胤禑一听这话,就知道,镶白旗里有人暗中给他上眼药。
呵呵,胤禑原本还打算私下里和老四商量一下,即使不补全部的节赏,也可以先补一部分嘛。
现在嘛,胤禑自然不敢再开这个口了!
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康熙让老四补,老四死顶着不补。胤禑私下一说,老四就补发节赏,这还得了?
反正吧,下五旗的节赏,都被老四压着没发,胤禑又没管户部,他急个毛线?
“回汗阿玛,四哥是个只认银子的主!”胤禑两手一摊,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四阿哥,确实做得有些过了,不如这么着,你去和他商量一下,看看户部还能挪出多少银子?”
胤禑差点气笑了,康熙的这种鬼话,就和让大家公推新太子一样,谁信谁是大蠢蛋。
“汗阿玛,不如这么着,臣儿把四哥请来这里,您当面斥责他一番?”胤禑肩膀一溜,又把矛盾推到了康熙的身上。
丰富的职场经验告诉胤禑,大老板当你面骂财务总监抠门的时候,百分百是假话!
PS:这是昨天的加更,感谢兄弟们的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