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高中尚不轮到薛姨娘得意,长生放在薛姨娘那里时,一直读书不见成效,后来二爷把薛姨娘生的两个男孩子带走,送到贾夫人身边,让他们受嫡母调教,长生读书科考才慢慢出色起来。
贾夫人看薛姨娘现在也没什么宠爱,待在屋里久了难免憋闷,所以就和府里嬷嬷们打了招呼,让薛姨娘以后想出门去哪里转转都行,但是记得带上人手,不能给老爷丢脸,真要有小官家的娘子想和她结交的,就给她们结交说话。
贾夫人本是一片好心,后来差点叫智谋不足的薛姨娘给家里惹出祸乱,这个后面再说。
长生秋闱高中后,贾夫人希望长生赶着中上明年的春闱,但是长生的资质明显不如他的父亲和大哥。二爷的机智聪颖被薛姨娘的呆憨给拖了后腿,不过虎父无犬子,长生怎么也不差哪儿去。
长久第一次春闱没中,就是因为仗着自己太聪明,不好好学也总能考的比谁都好,后来读书简直就没花心思,可再聪明不学也不行。长久落榜后,二爷一点不急,觉得就该让儿子栽个跟头,以后才能长记性,而且那个古怪话少的性格也要改,不然以后怎么在官场上混?好在后来长久样样都被父亲调教好了。
长生的资质比起长久确实差了些,长生自己也承认不如大哥那般聪颖。其实很多聪明的孩子,小时候话很少,脾气还不小,模样最像二爷的长久和雅嫄都极聪明,无论说什么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可谓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但是话都特别少,不过长大后就好了些。
读书是自己的事,别人不能代替,贾夫人希望长生早日高中,光耀家门,又没有浩然的耐心定力,总想借力开猛药,为长生添把火,于是乎,某一日,经不住撺掇的贾夫人,突然兴冲冲的买来几大箱香烛铜锡家伙搁屋里。
浩然本来被唬的一愣,弄明白后就立一旁看贾夫人活力四射的清点,罗列有:
五十斤沉香,二百斤红蜡,二百斤酥油,一尊七斤重的铜鎏金黑螺髻释迦摩尼佛坐像,一套黄铜打造的素面佛前五供,总重三十三斤九两,一对白锡莲瓣纹灯盏,重十斤。
浩然看完后又笑又气,老婆居然一口气买这么多,估计推荐那人能从中抽取不少好处。这夫妻俩本来都不信佛,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为了家门荣耀,贾夫人便另辟蹊径,开始往庙里求佛还愿,盼着佛祖发力,保佑长生这孩子能早日高中,若俩兄弟都拿下功名官身,于家中也大大有利。
庙里不是白去的,每次都得捐大把的香油钱,主持和尚诵经求佛才有精神。贾夫人本就想给儿子拜求个功名,可经不住庙里和尚的热情推荐,贾夫人本也不怎么信,主要是因为长生的事求了这么久,不能前功尽弃,所以后来就听和尚们的建议,把一大家老少的健康,自己爹娘兄弟的长命百岁,夫君儿子仕途的顺遂,嫁出门的女儿在侯府的幸福生活,未成家的小孩子的美好姻缘,都给捐了个遍,就这样和尚们还要拓宽保佑范围,只是一时想不到名目,但是一有什么特别的日子,就派小僧侣去二爷府给贾夫人发请帖。
浩然和大嫂一样,信佛不信僧,闲来无事时也看过一些佛经,对佛法有着自己的领悟,若是遇到满腹佛理才学的得道高僧,还是很敬佩的,碰到僧侣化缘也出手大方,但这些动不动来自己家,打着佛祖的名义招牌来骗自己老婆钱的“假和尚”,浩然是见着就烦,而且这些和尚贪心不足,不但故意引诱妻子拓宽愿望范围,还月到月准时上门提醒自己老婆“续香油”,府里平白添这么一大宗开销,若非家中有大量庄田街铺,光吃自己俸禄,都不够养活和尚的。浩然从薛员外手里接过大量家财后,也学了些理财庶务,都是实在人,不弄什么假清高。
知道妻子一番真诚为自己的好意,浩然真不好发火,毕竟长生不是婉言生的,她还能做到如此,但情绪憋不住,一见到和尚脸就沉的吓人,这样看起来和浩荡三爷就很像了。
庙里和尚见过几次后,都觉得这家老爷官做的大,所以脾气也大,但夫人很好说话。
雅慕一次和雅俗说起这事,张夫人信佛不信僧,家里有佛像,但是不去庙里,雅俗好奇,就对雅慕表示想下次和二婶一起到庙里看看,长长见识。雅慕拍胸脯保证下次一定带雅俗同去。
贾夫人这次去庙里,把雅娴、雅俗、雅慕都带上了,长远大了,现在需把主要心思放在读书科考上,不能像小时候那么玩,所以以后姐妹们欢聚,长远就来的少。
临出门前,贾夫人命铜雀把一个沉甸甸的红木雕花小箱放车里,到了庙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往布施盘里撒满满两大把铜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雅俗这才知道二婶带的小箱子里装的是钱,这么沉的一箱,至少有十五六贯铜钱在里面,后面见到佛祖又撒,磕头又撒,烧香又撒,和尚念经还要时不时撒。雅俗本是来看佛祖的,后来成了看和尚,看他们念经是不是真的像雅慕说的那样,听到钱的声音才更来精神。
听到后来雅俗有点犯困,觉得对不起佛祖,于是就唤雅慕一起出来。
庙里的梅花开了,很香很美,小姐妹俩就在庙里四处转悠,发现很多有佛像的庙宇都没人看守,于是雅俗雅慕便一个接一个神像拜过来,每个神像磕三个头,念一句佛,整整拜了好长一圈。这边还没拜完,那边嬷嬷们就来请小姐回去和夫人一起用素斋。
雅俗想想觉得勉强对得起佛祖了,就同雅慕先回去吃斋,不料身后有双眼睛一直看着自己这里。
雅俗拜佛拜这么久也累了,庙里的素斋味道不错,茶也清香甘爽,想二婶是庙里的“贵客”,今日沾二婶的光,受的待遇还不错。
雅俗雅慕几个吃饱后随贾夫人出了斋饭堂的门,门口也有个布施箱,箱边站了个和尚,贾夫人看见又转身从铜雀捧着的箱里抓了两大把钱放在布施箱里,和尚立即念了一句佛。雅俗看和尚念佛时精神的样,惊的目瞪口呆,这时再看箱子里剩的钱不多了,再抓个几把就要见底,于是雅俗又问二婶刚吃过饭要不要歇一歇,雅俗心想:“看歇一歇觉还要不要‘抓两把’了。”不过这次没要,寺里备有上房供贾夫人休息。
真要话说回来,雅俗是跟着贾夫人一起去的庙里,庙里所有的僧侣见她们都很热情,去哪也没人拦着,嬷嬷问小和尚们两位小姐在哪里,和尚们都热情指方向带路,这种客气是发自内心的,去庙里还愿的多了去了,僧侣对她们是最礼貌客气的,也就雅俗雅慕两个玩的最自在,雅娴大了,需得陪在母亲身边。
贾夫人本想带着几个孩子一起休息,可雅俗觉得自己菩萨还没拜完,就不想休息,雅慕见雅俗不休息,也不想休息,最后只有雅娴陪着贾夫人一起。贾夫人嘱咐俩孩子注意安全,不要碰着摔着,然后就同意让俩孩子出去玩,又吩咐仆妇偷偷跟着。
雅俗雅慕把余下的佛像全部拜完,累了好大一圈才忙活好了,这时就在庙里四处玩起来,小姐妹俩一人摘一枝梅花跑着玩,跑着跑着遇到一个人,是襄王殿下朱轩景。
襄王是当今太后中年才得的小儿子,天子唯一的同母胞弟,如今二十二的年纪,生得青松秀美,玉树临风。王爷年少时痴迷佛法,不喜女色,曾由太后做主定下婚事,准王妃却在大婚前暴毙,十分不吉,还叫襄王殿下落得个克妻之名。襄王心肠仁善,本也不想成家,出于孝道才顺从太后,如此再不肯娶妻,扬言若成亲必剃头出家。太后被儿子闹得毫无方法,只得处处顺着,所以襄王到这好年纪依旧孤身一人,婚事半点影子都没露,成天只
雅俗十一岁这年,国家又迎来三年一度的秋闱大考,之前长生考过秀才后,同年秋闱没赶上考,如今足足等了三年,也准备了三年,才盼到这个跳龙门的机会,长生不负所望,终于桂榜挂名,这下有了举人功名,二爷家的男丁也渐渐崛起,毕竟大房三房这一代的男孩子都已经全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