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陛下的赐名,王荣耀更是拼了命的训练,在今天的各项测试考核中堪称绝对的王者。
《新军纲要》也已经颁布。
规定,每军两万人,每师八千人,每团三千人,每营五百人,每都一百人,每小旗十人。
文天祥、张世杰、陈吊眼三人穿着崭新的军长军服,胸前挂着一枚代表着军长身份的金星,纯金打造的,阳光下耀眼夺目。
几乎人人升官,全军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新军纲要》规定了新的五十四斩:
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窃人财物,以为己利,捡拾浮财,以为己有,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
自古慈不掌兵,特别是临战之时。
《新军纲要》特别规定,临战之时,无令不得后退!
师长退,团战斩之;团长退,营长斩之;营长退,都头斩之;都头退,小旗长斩之。
小旗长退,斩全队。
其实“军”、“师”、“旅”,这种建制并不是什么后世近代军队的产物。
这种建制在华夏古代已经存在,最早始于夏商周时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旅”是华夏出现历史最古老的军事编制单位,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
“旅”这个建制单位出现后一直沿用着,但其地位却在不断下降,宋朝以后基本从序列中消失。
但它对后来的影响并没有因此终止,古语多以“一旅”特指五百人的军队,相当于宋朝的“营”。
“军旅”这个词由此而来。
取代了夏代的商王朝以重视对外征伐而闻名,用兵规模、频率也比夏朝大了很多。
牧野之战的真相是武王趁着商朝主力在东南方向开疆扩土之际,实施的一次完美的“偷家”行动。
由于商朝征伐规模变大,夏朝的一“旅”(即五百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故而在“旅”的基础上增加了“师”一级建制。
到了周王朝,周礼规定,天子可以动员“六军”。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更大。
“军”也开始凌驾于“师”以上,成为最高的军事编制单位。
再往后,魏晋、隋唐、两宋,“军”的编制逐渐缩小,比如宋朝一“军”管辖两千五百人。
但“军”作为最高军事编制单位的象征,一直被保留下来。
高级将领,统称为“将军”。
中等编制单位的“营”,其名气可是响亮的很,最早出现在汉朝守卫京城的禁卫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