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这苏卿把海口规划的还是蛮合理的,不愧是名门之后。”
赵昺看着大街上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喃喃自语道。
傍晚,
已经取消了宵禁限令的海口却依然人头攒动,一片繁华。
店铺门口已经挂起了红色的灯笼,很是显眼。
“赵官家,来只糖葫芦吧?”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哦,你认得我?”赵昺看了看老人。
“回赵官家的话,小老儿今晨在路边看到过官家您呢。”
“原来如此,老人家,你这糖葫芦的生意可好?”赵昺好奇地问道。
“托赵官家您的福,如今的海口市面上不见了泼皮无赖,这段日子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活的最舒坦的一段时间了。”
“那就好,那就好。给大家伙儿一人买一只糖葫芦。”赵昺看了一眼武垒,颇为豪气地说道。
“这,使不得,使不得。不用给钱,不用不用。”老人顿时慌了,语无伦次地说着。
“哈哈,朕定的规矩,岂能自己违反了?朕要是不给钱,其他人纷纷效仿,你说老百姓还能有个好么?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又回到从前了么?老人家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老人张张嘴不知道说什么,而此时的武垒也把一些铜钱塞进了老人的手里。
老人呆呆地看着已经走远的赵昺等人,站在那不知所措,喃喃自语地说道:“闻所未闻,赵官家千古圣君啊!”
未几,老人连忙跪倒在地,朝着赵昺的背影,以头杵地。
这一幕,被当时在场的文人骚客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海口杂记》中:“祥兴元年,十月初,酉时。帝走海口南街……遇卖蜜弹者老翁……”
(糖葫芦最早起源于南宋,将野果或者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再包裹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后就会变硬,名曰“蜜弹”。)
远处,一道绚丽的烟花腾空升起,随即,“嘭”的一声在空中炸响。
一瞬间,照亮夜空,美不胜收……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