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先人者胜,后人者败

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元成宗铁穆耳驾崩,其皇太子孛儿只斤·德寿于一个月之前(大德十年十二月)夭殇,这就造成元朝第二任皇帝铁穆耳死后无嗣。

阿难答和铁穆耳都是忽必烈的孙子,而且这两人还是同一个奶奶。即,忽必烈的察必皇后。

这两人都是嫡孙,但爹不同。

这又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铁穆耳他爹是孛儿只斤·真金,俗称明孝太子。

真金实际排行老二,其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孛儿只斤·朵儿只也是嫡出。但由于朵儿只死得早,故真金是名义上的嫡长子。

阿难答他爹是忽必烈的嫡次子忙哥剌。

太子真金虽然死得早,但问题是元朝宗王只认真金一脉。

终元一朝,从元成宗铁穆耳开始算起,到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共计十位帝王都是真金一脉。

安西王阿难答打算趁铁穆耳驾崩无后之际谋夺皇位,本打算于与同年三月初三举事。

关键时刻,蒙元右丞相哈剌哈孙说服忽必烈的曾孙爱育黎拔力八达,也就是后来的元仁宗,提前一日将阿难答等人悉数捉拿。

这便是“先人者胜,后人者败”的道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何况王立等人谋划的可是“造反”的大事。

历来造反,不确定因素太多,绝不能想当然按计划行事,而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依黄同知之意,末将当如何是好?”王立听闻黄鹤所言,不禁悚然汗出,闪过一缕自责之色。

“不知王将军可否将本将的兵马秘密带入城中?”黄鹤问道。

“敢问黄同知有多少人马入城?”王立并没有直接打包票,而是先问问情况。

遇事,凡是拍着胸脯保证的,一般都没戏。

如果说数十人或数百人还可以想想办法,但如果说几千上万的可就难办了。

“不多。”黄鹤伸出三根手指。

“三千?”王立双眉紧蹙,暗自思忖着该如何能不引人注目地将如此众多的兵马带入夔州城。

“王将军说笑了,本同知手下可没有三千兵马。”黄鹤笑呵呵地说着。

“这,三百人马?黄同知,实不相瞒夔州城除了末将的兵马,光色目人就有近三千之多,还不包括各衙门里的衙役。”震惊之余的王立再次把夔州府的兵马配置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