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设战略遏制大企业病 瞅时机大赚米国美金

尽管金额很小,时间很短,但是,“高盛不愿意再和贝尔斯登做对手方”和“贝尔斯登遭遇流动性危机”这两条消息开始在市场上不胫而走。

流言使得情况迅速急转直下,3月12日,SEC通知贝尔斯登,需要额外缴纳来自142个衍生品对手方的累计11亿美元的额外保证金。

当天,来自repo市场的几家最大的货币基金正式通知贝尔斯登,从第二天开始,他们就不会再继续跟贝尔斯登继续做repo融资了。

3月13日,贝尔斯登

的repo融资中,有140亿美金已经无法继续操作了,哪怕是以国债作为抵押也不行,贝尔斯登的管理层无奈的通知了董事会——贝尔斯登可能要不行了。

当repo市场抛弃一家投行的时候,投行的死亡是极其迅速的,无论它之前的流动性储备看起来是多么的充裕,到了3月13日晚上交易结束,贝尔斯登的现金储备已经从一周前的180亿美金迅速下滑至20亿美金。

如果没有资金注入,贝尔斯登将在第二天面临无法兑付的局面,也就是说,它将在十几个小时以后猝死在所有投资者面前。

贝尔斯登的阿兰老爷子请求JPM提供一笔300亿美金的紧急贷款,但是被JPM无情的拒绝了。

迫不得已的阿兰只能再次向米联储求助,直到深夜近12点,保尔森终于同意,由米联储通过JPM向贝尔斯登提供一笔129亿美金的紧急贷款。

即便如此,3月14日,三大评级公司几乎同时下调了贝尔斯登的评级,当天贝尔斯登的股价大跌47%。

袁旭一直在关注着米国那边的情况,操盘的团队也已经早早赶了过去就绪了,就在3月14日,贝尔斯登的股价再次大跌,股价已经来到了1美金,市场抛单不断。

袁旭却在此时要求团队全力扫货,贝尔斯登的股票,有多少扫多少,虽然团队中的专家们认为此时扫货贝尔斯登风险极大,但是在袁旭的严令之下,依然忠实的执行了老板的指令,5亿美金很快就消耗殆尽,并没有给贝尔斯登的股价带来丝毫变化。

袁旭只记得贝尔斯登最后是被JPM收购了,股价飙升十几倍,但是具体时间和价格却是无法确定,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做不到在最低点扫货最高点出货,总归是能保证挣个几倍的利润吧?

与此同时,阿兰老爷子和贝尔斯登的管理层们,在整个周末的工作,就是在为贝尔斯登寻找买家。

找来找去,最终发现,有能力在48小时内敲定交易的,也只有JPM了,原因是JPM是贝尔斯登repo交易的清算行,每天都在评估贝尔斯登的资产价值,对贝尔斯登目前的财务状况是一清二楚。

一直到3月16日周日,JPM才通知米联储,如果米联储愿意提供一些帮助,JPM愿意收购贝尔斯登。

得到消息的米联储当然不敢怠慢,当天就再次动用133条款,成立了一家名为Maiden Lane LLC的SPV。这家SPV中11.5亿美元劣后资本金由JPM出资,米联储提供299.7亿美元优先级贷款,用来收购贝尔斯登账面上一些“问题”资产。如果这些问题资产最终成功出售或变现,那么米联储可以赚取一些利息;但如果损失额度超过11.5亿美元,则米联储将承担信用损失。

周日晚,Maiden Lane设立完毕,JPM正式宣布以2美元/股收购贝尔斯登。实际上,JPM最初出价是4美元/股,但被政府和米联储强行压低至2美元,理由是不希望贝尔斯登的股东获得任何可能带来“道德风险”的收益,更不希望给公众一种政府在“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大型投行股东”的错觉。

但是,在危机爆发前,贝尔斯登的股价是90美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