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杨宸的手谕,邓通小心翼翼地将它塞回了锦囊里,感慨道:“自京师领命,我是愈发佩服王爷了,行军进退,攻伐剿抚,是一样不落啊”
赵祁白了自己眼前的定国公一眼:“我可不是王爷的耳目,定国公这番马屁,还是留着自己说给王爷听好些”
“哈哈哈哈”
虽雨势渐大,可冒雨而行的两人,都只觉心情畅快,在他们眼里,大宁已经赢了,毕竟追杀木波的人是杨宸,而楚王殿下在南疆,从不失手。
两人的猜测没有错,尽管木波率军三万只北面山口下山抛去辎重,轻兵简从想要退回凉都,可杨宸的骠骑营和安彬所率的承影营骑军却从他们离开亡山之时就紧紧追着他们。
被杨宸亲率骠骑营摧枯拉朽猛攻数次的羌军士卒军心大变,一夜之内,被杨宸率军冲杀了四次,当初发生在宁军身上的进退失据,自相践踏而亡者千余之事,毫无例外的又发生在了羌军之上,姜楷是见情形不对率先溃逃使军心大变,而羌军则全然是因为夜幕之下不知宁军有多少,只知宁军攻势甚猛,而士卒溃散所致。
等到几近天明之时,已经溃散的羌军才发觉昨夜追杀自己的宁骑竟然不过四五千之众,木波则是全然顾不得这些了,带着所剩无几的骑军,一路向北逃亡,只把身后的大军扔下,期许着他们可以挡住杨宸。
其实追杀的几场大战中,木波已经猜到了追杀自己这支宁骑不同寻常,他们的目的好像很简单:要他这位羌王的命。
这些骑军不会恋战,更不会因为大宁征伐是以人首记功而像其他宁军一样惦记自己的战功,会停在原地以免自己的战功被旁人所掠。
木波也只剩下一个念头:早些逃进凉都城里,东羌城里的家业几乎被他搬到这座诏人新修的坚城要塞之中,凉都城里还有不可计数的粮草,堆积如山的金银,和木垄麾下的数万精锐之师,只要逃进了凉都城里,他这位羌王就仍是进可攻退可守,只要杨宸一退,哪怕今日丢了东羌全境,他也一样可以卷土重来。
但杨宸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杨宸和安彬兵分两路,相互接替,轮番追杀着因为逃命而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木波。
在木波最后一次撑着一口气一连跑了一日一夜后,自作聪明的留在原地打算设伏阻击杨宸好让自己可以从容逃回凉都而被不幸误打误撞伏击了安彬最终被杨宸赶来援救,将他彻底击溃后,木波身边,只剩下数百亲随,他的王印大韬也尽数落入了杨宸之手。
“天和二年七月,王征东羌,贼羌之首木波,自亡山而遁,王亲率大军逐之五日,七战七胜,逐敌四百余里,于凉都洱河之岸,灭之....”
洱河岸边,木波没有等来凉都城里接应他的木垄兵马,东羌的王叔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这位侄儿在洱河对岸,被杨宸的骑军追杀,纵身跳进了洱河里想要逃命,被杨宸一箭射中,捉到了岸上。
“楚王殿下恕罪,楚王殿下恕罪,放我一马,我愿率军为楚王殿下先锋,北伐云单阿卓为自己赎罪,等王爷班师,亲自入京向陛下请罪,楚王殿下恕罪啊!”
在生命的终点,木波没有给自己一个体面,杨宸只是扯着他的头发问道:“莫非不知,除恶务尽?”
见木波在自己眼前涕泗横流惹来一众哄笑后,杨宸让去疾用弓弦勒死了木波,给了这位曾经起高楼宴宾客而今日楼塌了的羌王殿下一具全尸。
“廿四日,东羌城破,东羌九部皆服,南诏将军鹄率军至凉都城外,与王合兵,廿五日,木垄举城请降,封东羌土司。尊上谕,焚木氏宗祠,木氏一族,除木垄父子,皆斩之,迁羌部木氏之众,于东羌澜河依稀,永世不可东渡。”
而多年以后,破虏将军萧玄在东羌城下一箭射死木化使东羌城破,楚王殿下在洱河岸边一箭射中了狼狈渡河的羌王木波之旧事,也被定南道的百姓传言成了“三箭定东羌”排演为剧,在定南道,平南道,剑南道三道流传渐久。
此剧后被定南道巡守送入宫中为天盛帝贺寿时,燕王杨瞻疑之:“还有一箭呢?”
征南将军洪海亲自撩开右腿,指着多年旧伤笑言曰:“在这儿!”
天盛帝大悦,《三箭定东羌》从此于出内廷宫外,流传天下市井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