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这一名称由康熙皇帝命名。
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
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雍正三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
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
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着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
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圆明园真正建造的大手笔则出自乾隆皇帝之手。
在清乾隆年间,圆明园达到鼎盛时期。
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