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州郡-越州郡·思筑(见解与大纲)

清正史编代 清正写史 4573 字 2个月前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800余家,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95%。各类职业教育机构140余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同时,思筑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广泛覆盖。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得到全面关爱。

5.4 教育医疗文化事业发展

思筑高度重视教育医疗文化事业发展,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拥有省级示范高中8所,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均位居全省前列。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先后引进三甲医院12家,人均拥有医疗床位数居全省前列。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疾控预防能力显著增强。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各类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覆盖。思筑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增长,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5.5 人口urbanization与城乡协调

思筑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8.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同时,思筑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了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balanced发展。重点镇建设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乡村振兴成果丰硕。

5.6 企业发展与创新活动情况

思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创新载体,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省前列。

一批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盖茨机械、富达电子等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互联网、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思科、强生等知名企业纷纷在思筑设立研发中心。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融合发展,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思筑还积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幅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6. 思筑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6.1 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

积极应对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以信息技术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引领产业变革的方向和趋势,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和支持重点领域的新兴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培育和壮大的制度环境。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智能化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传统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6.2 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二要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要深化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6.3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要深入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二要大力推动能源革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三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管控,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四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4 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方向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重点提高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就近就便的地方享有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二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三要健全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分类指导、动态调整的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四要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6.5 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策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二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科技创新积蓄后劲。三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四要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壮大新产业。五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六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6.6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因地制宜,遵循区域发展规律,促进区域差距逐步缩小,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要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和规划落实,坚持差异化区域政策。二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要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发展骨干网络。四要创新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五要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六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1038/31038881/1010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