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章 不甘心却又无力,官字两张口

“突然觉得刚刚那人说的好有道理,一个县数万人交给一群只会读书的书生,才是最可怕的!”

“对呀,从胥吏开始干起,知晓下层的运转才能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读书是为了开悟明智,从典籍中学习更多方法,但那只是书上记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一模一样的。

哪怕都是旱灾,但各地情况不一样,诸如人口、受灾程度等等,哪怕是历史上无数次记载的赈灾流程,也没法完全套用,还是得自己经历过才知晓。”

“走了走了,回去好好想想自己适合做什么,”

“是了,读书是为了活的更好,然后才是理想和抱负,以前不敢说这个怕被口诛笔伐,现在有人提出来,算是正视内心了。”

“陛下说的对,想当官就不要想着有银子,想要有银子就不要当官,两者不可得,但以现在来看,农业、工业等或许可以二者兼得。

前两年建奴覆灭的庆功宴上,火器研究院的毕懋康就被赏赐了数万两白银,虽然没说原因,但肯定是因为研究出了什么新式火器。”

“对、对、对,我有一个工业研究院的老乡,前几年穷困潦倒,勉强有口吃的,但现在竟然在老家盖了一座四合院,虽然穿的普通,但吃的喝的用的都算是中上等了。

虽然我们问他都是屡屡错开,但想来肯定是某种赏赐的。”

“既然无法反对,就只有努力接受了,提前做好准备。”

“即便考不中,去社学、郡学当个直讲也不错,吃住包了,每月还有五两银子的俸禄,算是很不错了,安安心心教授学生,未来升个院长,然后再调任教谕、训导,

或者说自己教授的学生考上大学,然后一路成为知府、布政使、甚至是六部尚书,有这份授业之恩,史书上也会有我的一行两行的文字记载。”

“咦……一举两得,现在怎么分析都觉得朝廷的这个科举改制是最好的呢?”

“哎,苦读十余年,竟然没有参加会试,心里空落落的!”

“滚一边去吧,你应该庆幸,否则再跟这样的策论,我们永远都没有希望。”

……

部分学子议论纷纷,三五结伴的离开。

黑压压的人群慢慢散去,但依旧有不少的学子留在了现场,以官宦和书香门第的子弟为主、以及少部分的商贾子弟。

按照加科的策论看,他们是占据优势的,他们昨晚狂喜,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们昨晚探讨过,什么官商子弟与平民子弟分考卷、分名额等都不现实。

一是难以定义商贾和书香,二是容易造成优秀人才被挤掉。

三是会让学子偏离重心,去研究稀奇古怪的东西,为了策论而忽略基础和务实的作风,这是朝廷不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