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孙权离开了江东的境内,仿佛是收到了什么信号一般,整个江东的抵抗力量一下子大幅减少。
陆逊的感觉是最明显的。
从庐江一路南下,一边收拾不愿意接受新政的山越部落,一边攻城略地。
最开始受到的抵抗力量还是有些可观的。
甚至个别城池还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但是这样的抵抗力量,在孙权决了江堤,陈辰率军抗洪救灾的事情发生之后,就猛然降低了一大截。
山越那边的抵抗力量,则是在陈辰接受了孙高的投降,让关平和山越女子联姻之后,一下子消失了不少。
然后就是孙权退守吴县,大肆搜刮世家的钱粮,经常性抄家灭族的时候,抵抗的力度又一次降低不少。
最后,孙权放弃了江东的地盘,选择走海路北上的时候,江东的抵抗力量基本上算是瓦解了。
陆逊这边基本上就是一路平推过去,走到哪里,哪里投降。
扬州南面的江东地盘很快就被夺了下来。
再往南面的周瑜也终于带着军队打到了扬州和交州接壤的地方。
周瑜这边最大的问题倒也不是遇到的抵抗力量。
交州这边最大的麻烦是道路问题。
山地丘陵的数量不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地方大片大片的都是没有经过开发的原始森林。
再加上边走边用水泥修路,行进的速度慢的出奇。
如果要是遇到些抵抗什么的,周瑜还能够提起些精神,和对面周旋周旋,给自己找些乐子。
“公瑾,有些日子没有遇到什么人了,我们的路线没有搞错吧?”太史慈也有一段时间没能够动手了。
他愿意跳槽到刘老板这里,一方面是因为前任老板的原因,另一方面自然也是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然后青史留名的。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这是他原本死之前说的话。可见他内心深处还是有想要做出些成就的想法的。
原以为被孙权发配到交州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这辈子已经没什么机会了,差点就要“今所志未遂”了。
谁曾想居然曝出了当年孙策之死的真相。
孙策和周瑜之间是理想的碰撞。
那孙策和太史慈之间就是肉体的碰撞。
两个人也算是棋逢对手,不打不相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