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科举开始张公头疼

会试的主考官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

最后一关,便是殿试。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武则天创立,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

考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若是有人能够一直以第一名的身份一路过去,则称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一共1300年的时间里,连中三元的人,一共只有二十一个。

只可惜,这些人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太过浓墨重彩的印记。

毕竟以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来看,初期可能还好,但是到了明太祖,采用八股取士之后,能不能考上,全看会不会背书了。

对于科举的选才的功能,是极大的削弱。

另外,会考试,和能够灵活运用,也是两个层面的概念。

除开考试的范围和题目的局限性之外,还有后期科举近乎受刑的考试时间。这些都是

知道科举的弊端的陈辰,自然是要想尽办法,避免这些事情的。

况且,本次开科,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选一批能够治理好扬州一地的基层官员而已。自然犯不上大动干戈。

所以,陈辰改变了几个地方。

先是,考试科目。

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只考两科。

一科策论,一科政治。

策论考察官员能力,政治考察官员思想。

考试时间也大幅度缩减。

只考两个半天,上午策论,下午政治。

为了能够让参与考试的考生都能够及时地完成试题,顺便蹭一下留名青史的buff,第一次的试题是由陈辰亲自动手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