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万里遥遥青山梦,十年天地故人心

忽如春风来 慕子归 3144 字 18天前

小姑娘一时无言,便生了他的气。任他讲了几日的戏本子也没能让她说一句话。

于是师父又说,去溪边捉鱼,不捉满一担不许回来。

他无奈,只得认命去溪边,可寒冬腊月,千里冰封。这溪边哪来的鱼呢?他坐在石头上苦思冥想。觉得冷了,便运功拒寒。不觉间,溪边冰层消融,他看见有鱼涌上来,即刻就动手捉。手指通红,不多时便有半筐。他看那鱼皆张着嘴围上来,还以为此处春气回暖。他突然于心不忍,便挑着这半筐鱼回来。想着便是半筐,也够几人吃上多日,大不了师父再罚他去捉。

谁知他已在这呆了两天两夜。回来却不见师父,一问小湄,才知道师父为了找他,将山里翻了个遍。

师父回来后满鬓是雪,活像棵老松。见着他,却要他去抄书。

小湄在一旁偷偷笑他。

师父问他是如何捉鱼的。他便一五一十地说了。

师父又问,既然如此容易,为何只挑了半筐回来?

他便说,万物有灵,他心中不忍。半筐足矣。

末了,师父少见地和颜悦色,说道,“小湄,你师兄已入心境。”

小湄以为师父是说他剑法精进,日后寻着机会便与他讨教剑法。小湄的天分极高,又对剑术有着独到的见解。最初他习得拳法,师父要他学剑术。小湄便在旁边看着,竟能指出他的错处,还能同师父讨论剑法中的不足。连师父都时常说,她是难得一遇的剑骨。

他自认剑法进境并不如她。却因为先前的诺言难以兑现,便总是凭着经验和力气胜她一筹。

小姑娘自然也是个不服输的,愈挫愈勇。

槐花开了又落,一晃五年过去。

师父赐他二人宝剑,一曰青山,一曰白云。他持青山剑,而小湄持白云剑。

也是同一天,一白眉僧人化缘叩门,师父虽不喜,也不好打发,便开门迎客。这是两人三年来看到的第一个生人。

老僧用了斋饭,心怀感激,便提议为他二人算上一卦。

师父欲要赶人,可两人却感兴趣,开口便应下。师父只好作罢。

僧人说他仁心齐月,是大道之才,但成也系水,败也系水。切记切记。

“那我呢?”小湄看他讲得玄妙,笑着问道。

那僧人看了看她,便摇摇头,说道:“清风自去来,白云何所归。小姑娘,你与我佛有缘,不如跟了我修行?”

师父拍案大怒,他从未见过师父如此严词厉色,便要拔剑驱他下山。

那老僧看着羸弱,腿脚竟生风,不多时便消失在山林中,连师父也追不上他。武功竟比师父还要精进。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想不明白。本以为师父回来要训斥他二人,没想到师父对他们比竟从前宽容了许多,也更为亲近。

二人有了宝剑在手,剑术更是卓越。可小湄却总是棋差一招,屡屡落败。

彼时师父说,小湄剑心未成,不得其法。要她收敛性格,心会神凝。

小姑娘苦着脸,问他,“师兄,剑心是什么?”

可他亦解释不清,只得说,“可能就是小湄出剑的理由吧?”

她看了看手中的宝剑,疑惑:“出剑需要什么理由?”

他便说:“师父说,执剑者,当匡扶正义,守护苍生,替天行道,是谓正道。”

少女有些不解:“可师父也说,天道有常,既然万物自有轮回,又何必你我来拔剑守道呢?”

这话被师父听了,却笑着说:“小湄倒是比你有悟性。你虽为长,小湄却能比你走得远。”

这下轮到他不解了。

师父遂问了个问题。

这风吹槐花落,是风在动,还是这花在动?

他尚在疑惑,小湄却突然笑了,说道:“师父,小湄明白了。”

老人微笑道:“你二人再比试一次吧。”

两人遂拔剑。而这一次,小湄胜他半招,率先点在了他的胸前。

师父说,既然学成,便去山下转转吧。

二人早有下山之意,一听师父如此说,高兴还来不及。小湄更是惊喜,以为娘亲许她下山,满心都想着寻找娘亲。

下山前,师父曾算了一卦,对他二人说,闲事莫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