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提前几天陈洋那的发型师就按照剧组的要求弄好了,染成带一点红的深棕色,及腰长发从根部起烫出半个拳头大小的弯儿,脸前侧修剪出几缕到耳朵的碎发。
整体呈现一种略微带着点混血的样貌特征,恰好姜姜的眼睛也不是纯黑色的,而是更偏棕一点。
满头的卷发分成两份在身前扎泡泡辫,头顶是一块折成三角形的蓝白色布巾作为头巾,耳洞上就简单的用两根茶叶梗塞上。
导演找好光后先让姜姜站过去她看一下效果,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区,日光很是强烈,一身布衣的少女在阳光下微微一笑, 一头微红的卷发衬得她饱满白皙的脸颊,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娇艳欲滴,充满生机与活力。
开始拍摄前,她和陆尧什先跟赵琬导演讨论了想要的效果,赵导很是健谈,虽然形容起来也是意识流的那一种,但是对于自己想要的方向很清晰,仿佛她脑子里已经有了合适的画面,不需要再试出来了。
可能是拍纪录片养成的习惯,赵导十分强调真实,这段剧本是他们去水塘边寻找野鸭的踪迹,那就是真的找,不用演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姜姜和陆尧什讨论的表演内容,是他们网上搜来的,怎么用皂角和无患子制作清洁剂,怎么收集草木灰,怎么挂渔网下鱼笼……
这些是他俩之前都没体验过的东西,还挺有意思的。相对来说这部戏对于演技的要求并不高,所以私下里姜姜花的心力,是拍过的几部戏里最少的,正好她有时间刷题。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研究生考试了,英语和专业科目她不担心,但是考研政治嘛,她也没啥好办法速成了,刷题吧。
为了适应考试的写字速度,她还每隔几天就做一套纸质的真题,考研政治是真的要写好多字啊。他们这一代从上高中,交作业基本就是线上了,因为写字少提笔忘字那是常事儿,手写的速度也慢了,可不能因为写不完拖后腿啊。
等户外的戏拍差不多了,她剧里的林间小屋也搭好了,这间屋子是真的按照实实在在的房子盖的,并不是简易的等他们拍完再拆走的那种。
剧中在森林里生存的女主角,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住在森林小屋,爷爷奶奶去世后整片森林就只有她一个人居住,离她最近的邻居是在100多里外的,另一片森林里住的孙老爹和他三个儿子。
要不就是要沿着她家坡地下的河流,划一整天船才能到的一个贸易集散地,那里有十几户常住人口,比如养羊织布的一家,收附近猎户物产的商贩,以及方圆几百里唯一的一家杂货铺。
森林小屋是个外层石头建筑,屋内又加了一层木质结构的小二层房子,一楼是客厅+厨房一体的空间,一楼有个木头梯子可以上二楼,二楼并不高是个阁楼样式的开放式小卧室,简单来说就是个loft。
小屋一层的整体面积只有40多平米并不大,屋子正中间是个厚铁炉子,上边安装着一看就很沉重的四方形黑陶烟管,立在炉子的出烟口上。
接口处用黄泥封住,向上约2米长,又是黄泥封住的接口,烟管横着向屋内二层卧室的方向延伸,到距离墙50厘米的位置再向右拐,从房子东北角开个口烟囱伸出房外。
烟囱设计的这么长,就是为了冬天烧火取暖和做饭时,长长的烟囱能让温度通过陶管,缓慢的释放大半房间。当然也有坏处就是陶管太重了,屋顶上沿着烟囱走向的房梁上,用一排皮绳垂下来来吊住烟囱减轻重量保持稳定。
并且要时常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以免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这是根据书中描写的林中小屋打造的室内拍摄场地,等他们走的时候把略显笨重的陶管一拆,换成轻便的铝合金或者不锈钢的烟管,就完美了。
这个林中小屋盖之前就跟林业和镇政府商量好了,全部建房费用都由剧组出,建筑工人也找的当地的师傅,认认真真按照自用房的标准用料扎实的盖。
盖好后也不需要啥内装,反而是道具老师去二手市场或者当地居民的老宅里,收了一堆有点破的旧家具放进去,稍微通风换气两天就能拍摄用了。
拍完后他们再给安上柴油发电机,走个电线装上灯,再把可以替换的都替换成现在最新的材料。
比如那些老旧的家具换成更实用的,比如装上三层防爆、保温玻璃的窗子,断桥铝的门窗框,30厘米厚的防盗门,然后这个草场边的林间小屋就可以留下,给当地的护林人员用作临时的住所了。
一旦护林员进山巡逻遇见刮风下雨什么的,都可以临时过来住住。
换上用姜黄染就的粗布上衣,长度到臀部以下像是上衣又像裙子,下身是黑色的窄腿裤子,腰间勒着一掌宽的皮腰带,别着小刀等工具,裤脚塞进木头底的鹿皮小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