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规模,别说是埋一个人了,就算是埋一百个人,也足够了。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用人殉葬,至少建文帝,整过这一出的,用活人去给朱元璋殉葬,一般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喝毒酒,另外一种,那就是给条白绫让上吊的。
至于朱棣,会不会有样学样,那就不知道了。
“真是劳民伤财啊!”
韩辰不由感叹。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要那么大的地宫做什么呢?还要陪葬不少的宝物,这不是让盗墓贼惦记吗?
这也是封建的极大表现,死了也要讲排场的。
至于这些工匠,到时候会不会被处死,还很难说,朱棣那是做得出来这种事情的。
韩辰随便看了看就走了,一般人,是不允许靠近的,不过韩辰作为太傅,也是没有人敢拦他的。
这些天,他也跑累了,开始闭门不出,在家里喝喝茶,下下棋什么的,日子倒是过得非常滋润的,也是有滋有味的。
过了几天,前方传来捷报,朱棣大获全胜,鞑靼投降了。
他们也没有多少人口,充其量,也可能就是十几万人,就算全民皆兵,这点人又能怎么样呢,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的。
一部分鞑靼人北迁,投降的,还得到了朱棣的封赏,不日,就可以凯旋而归了。
这次作战,打得也是非常快的,可以说是速战速决,这也能够节省不少的钱财。
韩辰不以为然,大明朝这个体量,现在打谁打不赢啊!打赢了很正常,打输了才丢人。
朱棣是想要文治武功,文就是永乐大典,武就是自己带兵出征了。
可以说,也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在皇帝的排名当中,朱棣是进不了前十的,别的不说,这个靖难之役,就会拉低他本来的位置。
叔叔夺了侄儿的位置,这并不光彩。
可以说,这是朱棣最大的污点的。
倒是建文帝去当了和尚避世,韩辰有所怀疑,难不成真是朱元璋留得后手吗?按理说,不应该啊!
就算是要留后手,也不应该留这样的后手。
据野史所说,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了剃刀以及和尚的衣服,就是想到了有一天燕王会反,因此,给自己的孙子,留了一条退路。
但并没有证实,估计,也就建文帝本人能够证实了。
现在吧,建文帝肯定被监控着的,他一辈子,都得待在寺庙里,这也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自古以来,丢了江山的皇帝,没有几个能够有好下场的,这个结局,也算是善终的吧!
紫禁城,已经盖起了几座宫殿,完成了大概有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