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木香找到了大队长。
两人详谈一番,最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愿。
其实大队长和吴木香心里都没底,毕竟他们一直都是老老实实在村里种地,大队长最多管理一些事务,还从来没开过厂呢。
而且吧,其实两人甚至不确定衣服做出来能不能卖掉。
因为这里并不是沿海发达地区,大家收入都不高,更习惯自己做衣服,思想传统,也不是很能接受太新潮的东西。
但新政策出来,不折腾一下又实在不甘心,干脆就大着胆子试一回。
对于大队长来说,也就是出一块地方,村里人还能在家门口多一分收入。
对于吴木香来说,不过就是画设计图,去找销售渠道,失败了也不亏什么。
万青柳回来之后,大队长就把她和吴木香叫到一起,再次谈出了一个章程。
资金,设备,原材料都由万青柳出,她占股三成,村里出场地,占股一成半,吴木香作为实际的经营者,加上技术入股,占股五成半。
于是乎,一个小小的制衣厂在大方村开起来了,缝纫机,布料已经放在库房,老祖宗出手,手续绝对齐全。
吴木香开始负责招人,优先考虑本村的人,其次才是周围村子。
最开始,每个人的月工资是27块钱。
这个工资比临时工高不少,比正式工又低不少,但不论如何,对于村里人来说,都足够丰厚。
来报名应聘的人都挤破了头,吴木香优先考虑的是女人。
女人干活更加细致,而且也大多都会一点针线活,培训起来更好上手。
一共招了30人,每个人负责一台缝纫机,吴木香开始培训。
总之,这个摸索中建立起来的小作坊就这么运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