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顺十二年,新的希望

(解释一下,本书设定,六部的郎中包括邹姑夫的礼部郎中,刚开始时担任时是正五品,时间到了,可以升为从四品,同理,福建右参政可以是正四品,也可以高配一级为从三品,其他官员的品级也是类似的情况。)

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邹姑父,自然也有宦海不如意的邹二伯。

今年的鸿胪寺卿之位被别人夺走后,邹二伯一下子老了许多,对公事也不再上心了,一心管教起儿孙的学业来。

对于此事,张伟悄悄找邹老四邹桐问过了:“吕阁老没帮二伯说几句话吗?“

邹桐:“唉,吕阁老对督察院之外的事很少关注,对我父亲此事更是一言不发。“

大顺十年乡试又没中的邹标被要求明年无论如何也要考上举人,而邹老四邹桐的目标则是后年的会试。

真是一对苦命的兄弟。

对于张伟的恩师刘尚书来说,大顺十二年也是非常好的一年。

自从上次的御前会议上,大顺帝心里的老师,副相张达率先向皇庄皇商开炮后,大顺帝开始疏远起张达来,转而对刘尚书这种当年的侍读先生更加器重起来。

大顺帝经常频繁的召刘尚书入宫商讨刑部以外的国事,不免让刘尚书生出了一丝自己可以进入内阁的野望。

对张伟的直接主官,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高少平来说,大顺十二年则是他对六部生涯失望的开始。

高少平在刑部郎中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了七年多了,品级虽然熬到了从四品,但职位再也升不上去了。

在六部,想从从四品的郎中一下子升到至少是从三品的侍郎,实在是太难了,一般都要到地方去当一届布政使和左右参政(也就是邹姑父走的路子)才可能回六部任侍郎。

令高少平烦恼的是,自己连外派的门路都找不到。

对于张伟的父母而言,今年又是想儿子和孙子孙女的一年。

儿子有了大出息,不仅在北京城当了官,还给自己两人挣了个诰命。

现在连县太爷都对自己两口子恭敬有加,其他人见了他俩都直接喊:“老太爷,老太太“。

生活物质上都极其满意,两个女儿也经常回家看他们两口子。

唯一缺点就是儿子一家离他们太远了,以前儿子一家在长沙的时候他们还能时不时跑到长沙去看一看。

但儿子一家去了北京后,北京城实在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