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观摩

忆梦难遗 似省非醒 1621 字 21天前

人贵有自知之明,身为普通人都要有这样的觉悟,更何况是龙王爷呢。

西游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起因是有个渔夫天天都能打到鱼,惹的龙王不悦,它入世后才发现,原来这渔夫有高人指点。为了庇佑水族赢得赌约,龙王不惜触犯天规,硬是将原本的“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停,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更改了时辰和点数,结果落得斩首之刑,身死道消。

上天自有好生之德,大地干涸,万物垂危,便降下甘霖三日。可上天更有慈悲之心,也知倘若雨中应考,烦恼多矣,故而在高考前一天的清晨,云消雾散,雨过天晴,给今年的高考考生们送去了天时之利,也送去了一份吉兆。

众所周知,中国有四大发明,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考试这个事项或制度也是由中国最早发明的。考试,由“考”和“试”二字组成,两者都有检测、考查、考验的类似意思。在西汉时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第一次将“考”、“试”二字合在一起,“考试之法,大者缓,小者急;贵者舒,而贱者促。诸侯月试其国,州伯时试其部,四试而一考。天子岁天下,三试而一考。前后三考而黜陟,命之曰计”。简单说来,董仲舒的这番言论,考试原本是用来考核各级官员政绩,测度官员能力优劣的。待至科举制度的确立,十几个世纪以来,考试始终是选拔人才的国策,也成了周边国家学习模仿的优秀制度。

高考,准确的说来,应该叫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在中国是没有大学这种官方说法的,教育部对于“大学”的定义应该叫“高等学校”。而之所以称呼是普通高等学校,是为了有别于成人高校和军事类院校。近现代的高考制度,既是对科举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的一脉相承,又是对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和借鉴。虽说在新中国建国之前就已有百所高校,但都是自主出卷招生,甚至是一名考生可以同时被几所高校录取。建国后,从1952年开始,统一的全国招生制度被启用,更加彰显公平公正。可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制度被中断了很长时间,后来在邓公的主导下,1977年才正式恢复了高考,提供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始终备受统治阶层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近几十年,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越发的完善。从千禧年后,最大的一个改变在于,全国统一出卷,统一考试转变为越来越多的省份自主命题出卷,统一高考。所以无论是浙沪苏,湘鄂粤,还是其他的省份、直辖市,都有着自主命题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既是进步,也更多的是尝试。但无论如何,高考始终是每年6月初,全国范围内最重要、重大的社会事件,关系着万千家庭,社会安宁,国家未来。

原本,陈默是打算三天都在家应付功课的,可父亲有着不一样的打算。

早上七点多,父子两个已经坐在早餐店里了,不过一个骑的是自行车,一个是开的摩托车。早餐店就在石桥高中附近,吃完走到学校大门口最多七八分钟。这家早餐店的味道谈不上好,品种也不算多,可毕竟是父子两个都愿意来的一家。一碗豆腐脑,一碗豆腐汤,再配上油条、茶叶蛋、糍粑,便是两人的早饭了,油条和豆腐汤是父亲要的,蛋和豆腐脑是陈默要的,糍粑是两人都喜欢的。这家店应该开在这快十年了,店面很小,装修简洁,一般都是老顾客来光顾。老板娘是一个瘸子,她丈夫也跟武大郎差不多,身高有着巨大缺陷,小两口也基本靠经营这家店铺糊口。幸运的是,这家店面就是老板自己家的,一楼商用,二楼自住,省去了租金这一块的烦恼。

父亲走到营业台前,跟老板娘要白糖,糍粑配白糖,最简朴美味的吃法。在陈默印象中,除了需要老板和老板娘亲自准备的早饭,很多东西都是父亲自取的,自己拿夹子去取油条、自己拿碟子去加白糖、自己拿着醋罐去倒醋,倒不是父亲与这二人是朋友关系,父亲这人就一直这样,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喜欢麻烦别人。

“小默,待会回去了你再睡会懒觉吧,今天老爸带你来感受下高考的氛围”,父亲重新坐下,将白糖碟子放在靠近陈默的一侧。

“谢谢老爸。”

虽然糍粑要蘸着白糖吃,可陈默从小吃的都是咸豆腐脑,最上面还有着酱油葱花榨菜碎。

石桥高中是陵县西南片的考点,所以哪怕父子二人是走过去的,路两侧也停了不少车,送考的家长络绎不绝。

“老爸,要是当初考上了石桥高中,你会不会更开心?”

父子两人坐在一个花坛下,默默的看着热闹的学校大门口。父亲静静的抽着烟,陈默则是把手搭在父亲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