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日以继夜的研究,袁隆平得出了通过杂交手段让水稻变异,从而使稻穗更多、植株更高的方法。】
【然而,当他提出这个研究方向时,得到的并非同事的鼓励和赞扬,而是嘲笑和鄙夷。】
【他们嘲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异想天开,认为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实现,投入资金让他研究这种幻想中的东西,简直是浪费国家资源。】
看到这里,古人们无不心生怒意,纷纷指责那些嘲笑袁隆平的人。
不过,也有理智的人明白其中的缘由。
他们之所以如此气愤,是因为通过天幕知晓了袁隆平未来的成功。
但易地而处,如果他们身处那个时代,在没有看到高产粮食出现之前,也很难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奇迹。或许,那时的自己也可能会是嘲笑袁隆平的人之一。有这种觉悟的古人不在少数。
【面对同行的嘲笑与鄙夷,袁隆平虽然失望,但他并未放弃。】
【他心想,既然你们不愿意一起研究,那我就自己干。于是,袁隆平典卖了自己的家产,换取研究资金,独自开展杂交水稻的研究。】
【袁隆平的家庭虽比普通人家稍富裕些,但也无法持续为他的研究提供资金。自古以来,研究新事物就如同无底洞,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很难进行下去。】
【在研究过程中,袁隆平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实验设备简陋、研究资金短缺,外界的质疑声也从未间断。但他从未放弃,不断尝试新的种植方法和杂交组合。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让中国人都吃饱饭的梦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邦看着天幕中袁隆平的事迹,喃喃自语道:“此人竟有如此坚毅的精神,面对众人的嘲笑和鄙夷,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寻得那神奇的稻苗,实乃非凡之人。朕治理天下时,虽重视农业,却从未有过此等奇思妙想。袁隆平当真是个奇人,为百姓谋福祉,功在千秋。”
乾隆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朕在位时,也致力于农业发展,可与袁隆平相比,却相差甚远。他能在众人质疑中坚持探索,发现杂交水稻,养活十四万万人口,此乃惊天之功。若我大清能有此等人物,百姓便不会挨饿,大清的国祚或许也能更加昌盛。”
朱元璋感慨道:“咱出身贫寒,深知百姓挨饿之苦。袁隆平不畏艰难,不惧嘲笑,一心为百姓寻找温饱之法,实乃大功德。若他能生于大明,必能助我大明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他的执着精神,值得吾等学习。”
刘恒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轻声说道:“朕以仁政安天下,深知百姓之苦乐乃国之根本。袁隆平先生为增加粮食产量,不惜倾尽所有,此等大善之举,令朕深感敬佩。朕在位时,虽努力劝课农桑,但面对饥荒,亦常感无力。袁先生能以一己之力,寻得解决之法,养活众多百姓,此乃惊天动地之功绩。其执着之精神,当为后世子孙铭记。若天下人皆能如袁先生般心怀百姓,何愁国家不兴,百姓不富?”
【并非所有人都嘲笑袁隆平,这世上从不缺少先驱者,志同道合之人也大有人在。】
【袁隆平的同学、朋友以及那些志同道合的同行,看到袁隆平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让中国人不再忍饥挨饿而努力,他们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于是,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大家众志成城,为了那个未来不再挨饿的中国而共同努力。】
【随着队伍的壮大,袁隆平有了更多精力在各地开辟试验田。随着试验田的开辟,那些在他悉心照料下的秧苗长势喜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足以毁掉袁隆平所有心血的大事发生了。】
历朝历代的古人听到这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尽管他们知道袁隆平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高产粮食,但此时仍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这件事就是发生在 1968 年 5 月 18 日的毁苗案,又称 “五一八毁苗案”。】
什么?毁苗?万界的古人都忍不住惊呼出声,随即一个个目光赤红地瞪着天幕,死死盯着天幕里的画面。
毁苗?竟然有人敢毁苗?他们难道不知道那些秧苗代表着什么吗?那可是华夏的未来啊!他们怎么敢?古人们既不解又暴怒,甚至想要杀人。其中,朱元璋最为愤怒。他从小穷怕了,看到后世粮食有如此高的产量,羡慕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若不是天幕的东西他拿不到,他早就迫不及待地将后世的良种带回大明了。一向脾气好的朱高炽此刻也气愤不已,恨不得砍了那帮毁苗的人。他们简直就是国家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趁着袁隆平及其研究团队不在,竟将那 700 多株秧苗全部拔掉,这无疑给袁隆平及其团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