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撒马尔罕当机立断下了宣战书,并迅速准备动员不同,穆拉德三世对于鞑靼人会开战一事似乎并未做好准备,他迟迟没有对撒马尔罕的战书做出及时回应,直到对方的大军开拔,他方才姗姗出具一份与之对等的宣战书,确认即将到来的和鞑靼人的战争。
由于奥斯曼当时已经和匈牙利开战,并且面临着曾经的盟友奥地利的背叛,如果继续和勇武的鞑靼人开战,无异于为自己设置了一东一西两条战线。
然而即使知道无法顾及两线,穆拉德却不愿意结束和匈牙利的战争,他令自己的长子和次子负责西线的战役,自己则带着大军奔赴东方,准备和鞑靼人一决高下。
当时奥斯曼和鞑靼人的边境区是一片蜿蜒的山脉,只有一条浅浅的河沟从山脚下经过。
由于传闻撒马尔罕特别擅长设下埋伏,穆拉德担心自己会不知不觉落入对方圈套,加上他实在受够了在匈牙利时三天两头被阿希姆的骚扰战术,急切地希望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因此一得到有关于鞑靼人大军的线索,他便立刻根据描述赶到了目击者最后一次看到鞑靼人大军的所在地。
然而到达了那片蜿蜒山脉的入口时,穆拉德却并没有在那里发现鞑靼人马的踪影。
他指挥军队在山脉口附近驻扎,由于不确定撒马尔罕是否会在上流污染河水,穆拉德禁止手下的士兵饮用山里的水源,只允许他们饮用水囊里的水。
然而几天过去了,随身携带的水渐渐消耗完,穆拉德却依旧没有见到鞑靼人的军队。
没有办法,穆拉德只好带领这些口渴的士兵沿着山谷往河流上游的方向走,希望能找到一处干净的泉水,然而路过一处峡谷时,两边的山上忽然冲下来鞑靼人的大军,他们快速地从中间截断了穆拉德的军队,奥斯曼的弓箭手和骑兵在开阔的地面有很大优势,没有足够的空间供马匹和弓箭施展威力,很快他们便将这些疲惫和口渴的奥斯曼人打败,而他们的战果还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这一次,他们生擒住了穆拉德。
获得胜利的鞑靼人高兴地将穆拉德绑得结结实实,将他运送到自己大汗的帐前,为了羞辱穆拉德,在运送他的时候,他们特意将他押上了一个四面镂空的笼子里,穆拉德呆在里面就像只动物一样被人观看。
撒马尔罕在帐篷内见到了穆拉德本尊,这位曾经煊赫一时、不可一世的苏丹如今再也不复曾经写信时的傲慢,撒马尔罕迫使这位对手换上他曾经寄来羞辱自己的女人衣服,并让他像个小丑一样在庆功宴上表演。
出于政治的考虑,撒马尔罕并没有处死穆拉德,一个在被他控制的苏丹比一个死掉的苏丹更有价值,而穆拉德也希冀着自己的臣民能将自己拯救回去。
然而令穆拉德失望了,自从他被鞑靼人带走后,奥斯曼帝国的权力顶峰便出现了真空,他所率领的大军便立刻失去了战意,奥斯曼在此之前从未出现过苏丹被俘的情况,这些战士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是拥护新的苏丹还是其他做法?几乎没人考虑过营救穆拉德,在鞑靼人手上的失败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们只能求助于当时苏丹之下国家最大的权力代表,几位维齐尔的指示。
几位维齐尔本来就不赞成和匈牙利以及鞑靼人之间的战争,在穆拉德之前,虽然每一任苏丹文治武功都是各有侧重,但是大体上,奥斯曼的发展都是均衡的,如果上一任苏丹擅长扩张领土,那么他的下一任苏丹一般都会把精力放在巩固统治上。
然而穆拉德却打破了这个平衡,连年来的战争让奥斯曼在四面树立了太多敌人,而且和匈牙利的战争也背离了当初承诺的停战条约,虽然他们都认为奥斯曼帝国和天主教未来终有一役,但那显然不是眼下此刻,至少在奥斯曼帝国积蓄足够的能量前,他们并不想提前引起欧洲天主教的一致反对。
因此几位维齐尔商量过后,一致决定从穆拉德的子嗣中挑选出一位继承人成为新任苏丹。
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谁是这个合适的人选?
在几经讨论后,几位维齐尔把这个人选定为了穆拉德的第四个儿子穆斯塔法。
穆斯塔法是穆拉德和一个女奴的孩子,这种情况在奥斯曼的宫廷内绝不罕见,虽然穆拉德和伊蒂丝公主曾经按照伊斯兰教传统的方式举行过婚礼,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奥斯曼苏丹对于自己配偶的身份毫不在意,王子的母亲是个半路改信的教徒、贩奴或者异国俘虏的情况是再常见不过的。但这并非是由于开明。而是由于他们将妻子视为丈夫完完全全的附庸,因此女性的血脉不存在任何意义。
这些维齐尔的理由也很充沛,首先,穆斯塔法年纪相比他几位哥哥都比较轻,且生性聪颖,从小在一个远离奥斯曼宫廷的一座要塞中,这避免了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多穆拉德的影响。
其次,穆斯塔法虽然身体健康,但并不如同其他王子一样魁梧,相比其他奥斯曼人,他的脸色总是偏向苍白,体型也比较瘦弱,他总是爱在屋子里看历史书籍,而非像同龄人一样骑马在外面疯跑,维齐尔们从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对战争着迷的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重要的是,负责教育穆斯塔法的人是一位曾经的大维齐尔,通过和这位大维齐尔的沟通,他们十分确信,穆斯塔法身上完全拥有成为苏丹的素养。
然而唯一叫他们担心的是,这位大维齐尔也透露过,穆斯塔法从小到大一直以来对天主教抱有一种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他会经常询问有关于天主教的问题,数次翻阅有关于天主教的书籍,这让他感到十分担心。
不过考虑到穆斯塔法现在还很年轻,容易受他们的影响,维齐尔们认为他们完全可以在之后将穆斯塔法这些习惯渐渐纠正过来,因此他们趁着穆拉德长子和次子还未接收到穆拉德被俘虏的消息,立刻让人秘密将穆斯塔法从东方带回布尔萨,并迅速为他举行了登基的仪式。
至于被放弃了的穆拉德三世,他一直被撒马尔罕关押在一个木笼子里,传闻他总是会用头撞击木栅栏。他在鞑靼人的囚禁下度过了两年,然后在一个冬天死去。
至于撒马尔罕,在打赢了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后,并未继续深入西行,他不像自己同宗教的奥斯曼人,鞑靼人对于征服欧洲人的领土不感兴趣,这位充满野心的游牧人首领将目光投向了东方,在这片大陆的最远端,翻越过无数草地高山以及沙漠之处,据说那里有一块水草丰茂之地,他从小听部落里最年长的老人说起过,那儿有着最古老的文明,如同最璀璨的明珠悬挂在世界地图这张挂毯的中央。
然而好景不长,壮志难酬,撒马尔罕在前往中国的路途中,不慎患上热病,在缺医少药的中世纪,这场疾病很快要了他的命,伴随他的去世,原本宏大的国土不到几年便迅速分崩离析,于是这位鞑靼人的凌云壮志和他的王朝一样,在没有开始之前就结束了。
和撒马尔罕当机立断下了宣战书,并迅速准备动员不同,穆拉德三世对于鞑靼人会开战一事似乎并未做好准备,他迟迟没有对撒马尔罕的战书做出及时回应,直到对方的大军开拔,他方才姗姗出具一份与之对等的宣战书,确认即将到来的和鞑靼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