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自语间,
他摆摆手,陈德就大声高宣:
“吉时已到!天子登基……”
“宣诏……”
这时,
曾泰手持胡惟庸昨夜起草好的诏书,照着念起来:
“诏曰:大明驱逐胡元,重开宋天,有功于天下万民。奈何国步维艰,奸臣屡出,先有杨宪、刘伯温,裹挟百官,涂饰太平;又有汤和、傅友德等弑君于黄山行动,倡言暴乱,欲杀尽百官、士绅,天下将校官绅皆不能自安。孙臣允炆,当此艰难,乃思中兴,幸得贤臣胡惟庸、苏尘等人尽忠辅佐,京城方得宴然。今祥瑞既出,百官同德,天下军民仰望。孙臣思国不可一日无君,故准百官三奏,即位于奉天殿。大赦天下。”
胡惟庸这时站在朱允炆左边,看着十一二岁的小孩,听着自己撰写的传位诏书,一下子感动起来,只觉得自己真的是安邦定国的大太师,再造大明,抵定天下,实在是千古的功臣……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惟庸扶着朱允炆坐在龙椅上,然后回到殿下,带着百官三跪九拜。
这时,
一个阴恻恻的声音忽然传来:“怎么?咱已经死了?啥时候死的啊?咱怎么不知道?”
啊?
群臣刚喊了一嗓子,正在这空隙之中,忽然听到了最熟悉的嗓音。
皇上?
老朱?
群臣抬头一看,只见偏殿走出了一身粗布的老朱,手里拿着常用的那只玉如意痒痒挠,迈着舒缓的步伐,正走向正殿。
这?
群臣一下子僵住,全都看着胡惟庸。
而此时,
胡惟庸张大了嘴巴,满脸骇然,一时分不清是人是鬼?
“皇、皇上?”
他脱口而出,又赶紧打住,心里瞬间闪过了好几个念头,却没有一条计策可用。
这时,
群臣望向殿外,但见五军都督府的兵马已经进了宫城,将奉天殿团团围住,吴桢、吴良已经被绑住,就押在殿外。
完了!
老朱翻盘了!
怎么回事?
则怎么做到的?
群臣左看右看,忽然又见殿外来了一个和尚,大袖飘飘,手持锡杖,犹如进入无人之境。
啊?
蓝玉?!
是蓝玉啊!
原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