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惨胜和围困

欢乐宋 王大胃 1068 字 19天前

汴河上,舳舻相接,往来如梭。一艘官船缓缓西上,船上是王安石一家。

赵顼降旨:汴河开了,他本想出宫考察一番,但又怕兴师动众、惊扰民生,因此请王相公白服鱼龙,替他一行。王家人也请一同出行,随侍左右。

理由冠冕堂皇,其实是赵顼看王相公太辛苦,放他一天假,让他带上全家春游去。真是一段君臣相知的佳话。

王安石欣然受命。除了感激官家厚爱,还因为两天前发生的一件事:苏轼上书,请旨外放。

这次上书标志着守旧派留在中枢的最后一面旗帜倒下,也意味着王、苏之争最终以王安石的获胜而结束。

惨胜!

苏轼上书的直接原因是持续大半年的弹劾案,御史谢景温弹劾苏轼当年送父亲棺椁回乡之际,随船载了不少私盐和苏木。

这明显是诬告,王安石心里也清楚。

司马光直截了当地为苏轼辩解:苏轼和弟弟苏辙当初离京的时候,先帝和几位重臣一共赠银七百两,兄弟俩没有接受,难道他们反倒会去贪图那点儿私运小利?

谢景温的妹妹嫁给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故甘为鹰犬。

但是,诬告又如何?案子还是要查的。难道苏轼能证明自己没做过一件从未发生的事?

派去查证的人沿着当年苏家兄弟扶灵归乡的路线一路追查下去,一无所获。一直追查到苏轼老家,一户程姓人家跳出来指证:这事,有!

苏轼有个姐姐,当年嫁到程家,结果被虐致死,从此苏、程两家断绝往来。

案子就卡在这儿了,王安石一直压着不让结案。苏轼难受,王安石也难受。

这件事做得实在下作,王安石也知道这么做其实是压上了自己二十多年养望得来的清名。

但那又如何?不结案,两人一起难受。结案,苏轼倒是解脱了,王安石却还要时刻提防,苏轼这小子每次跳出来都搞得王安石浑身难受。还是一起难受好,熬着吧!

况且,老夫就是要让你们这些人知道,为了变法成功,不管多下作的事儿老夫都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