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瑾儿听到这话,原本平静如水的心境瞬间被打破,难以抑制内心汹涌澎湃的激动之情。
她连忙屈膝行礼回应道:“陛下当真决定要南下吗?”
嘉靖皇帝点了点头,神情肃穆地回答道:“这是千真万确之事。朕此番南巡之行,其一目的乃是亲自前去视察显陵;其二则是想要借此机会祭奠一番朕已逝的父皇。想必你也是知晓的,朕的母后在临终之前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与父皇合葬于一处。故而,朕此次出行亦可算作是替她老人家完成这最后一桩未了的心愿罢了。”
肖瑾儿微微垂首,秀眉轻蹙,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少顷,她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看向嘉靖皇帝,缓声道:“陛下,既然您已然下定决心,那么微臣等自当义无反顾地随您一同前行。”
嘉靖皇帝面带微笑,轻轻地颔首示意,表示对肖瑾儿所言的认同和满意。
他那深邃而睿智的眼眸中,不经意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之色。
紧接着,嘉靖皇帝又开口补充道:“甚好!肖司乐,此次南巡之旅,有你及一众乐女相伴左右,想必不仅能够为朕的行程增添诸多高雅情趣,亦能令朕于忙碌奔波之余,得以偷享些许宁静时光。据朕所知,你对于音律之道可谓造诣颇深,更是常有别出心裁的创新曲目问世。此番出行若是有幸聆听你的全新力作,想来必定可以极大程度地舒缓朕在漫漫旅途中所积累的疲惫与劳顿。”
闻得此言,肖瑾儿那张娇美的面庞之上顿时绽放出一抹温婉可人的笑容,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般娇艳动人。
只见她盈盈下拜,身姿婀娜多姿,向嘉靖皇帝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柔声回应道:“陛下实在是谬赞了,微臣不过略通音律而已,岂敢当此盛誉?然而,能够为陛下排忧解难,实乃微臣等人莫大的荣耀。因此,微臣定会竭尽所能,用心筹备,务必不辜负陛下对微臣的殷切期望。”
……
公元 1539 年,时值阴历二月初一,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这一天对于大明王朝来说,乃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嘉靖皇帝正式册封他年仅两岁的长子朱载壡为太子,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儿子也分别被封为裕王和景王。一时间,宫廷内外喜气洋洋,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一重大事件。
仅仅过了半个月,到了二月十五日,嘉靖皇帝又颁布诏书,任命宣城伯卫錞和遂安伯陈鏸担任留守使,而德高望重的大学士顾鼎臣则被委以同留守使之职,共同辅佐年幼的太子监国。
就在次日,也就是二月十六日,嘉靖皇帝终于踏上了南巡的征程。
此番南巡规模宏大,随行人员众多,可谓浩浩荡荡。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八千名精锐的锦衣卫扈行旗校。这些旗校个个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他们肩负着保护皇帝安全的重任。
六千名旗校专门负责护卫嘉靖帝所乘坐的舆辇,他们紧密围绕在舆辇四周,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举一动,确保皇上的安全万无一失;另有两千名旗校则专注于摆执驾仪,并承担起各种巡察传令等重要任务。
除了锦衣卫之外,还有六千名扈驾官军一同随行。
其中有一千人手持兵器,负责陈列威武雄壮的驾仪;另外两千人分布在皇帝座驾之前和之后,时刻保持戒备状态;再有两千人分列于座驾两侧,严密守护着皇上的行进路线。
如此严密的安保措施,足见这次南巡的重要性和规格之高。整个队伍旌旗飘扬,盔甲闪耀,马蹄声响彻云霄,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翊国公郭勋、成国公朱希忠这两位功勋卓着的国公爷,以及京山侯崔元这位世袭罔替的侯爷,他们皆率领着各自的亲卫与仪仗,紧随圣驾左右。
而内阁大学士夏言和礼部尚书严嵩,这两位朝中肱股之臣亦是不敢怠慢,时刻陪伴在嘉靖皇帝身旁,以备圣上随时垂询。左都御史王廷相则负责监察整个南巡队伍的秩序,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皇后与诸位皇妃乘坐凤辇,仪态端庄地随侍在侧。
其他诸如六部九卿、各府衙门、大理寺等处的扈从官员,连同众多胥吏、人役、厨役、乐工等等,人数众多,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这支南巡队伍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于官道之上,其旌旗蔽日,鼓乐喧天,场面极为壮观。
当嘉靖皇帝南巡的消息传至各地时,沿途所经之处的地方官员无不闻风而动,个个诚惶诚恐。
他们深知此次接驾之事关系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此皆是竭尽全力筹备接待事宜。
有的忙着征集珍馐美馔,以供奉皇上及随行人员享用;有的则精心安排歌舞表演,力求让圣上在休憩之时能够赏心悦目;更有甚者不惜耗费巨资修缮道路桥梁,只为让御驾通行无阻。
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此番皇帝南巡无疑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们既对天子亲临充满敬畏之情,又不禁为如此浩大的南巡规模而惊叹不已。
大家交头接耳,或猜测皇帝此行的目的,或议论一路上将会发生怎样的奇闻异事。
然而,就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南巡事件正轰轰烈烈展开之际,却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在众人的视线之外,不知不觉间踏入了京城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