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这孩子的品质,就像金子一样!

【不过这也不要紧,朱由检本来就不奢望大臣们一次性就能了解他内心的想法。】

【他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人在实践中慢慢了解,慢慢体会,没有比实践更加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的方法。】

【只有当大学建立起来,当学生和老师慢慢充盈起来,大学的体系构建起来,人们才会回过味来,原来大学是这么回事。】

【除了大学之外,朱由检还打算在各地开设启蒙私塾,让各地愿意读书的孩子去上学启蒙,而且这些私塾全部都是免费开设,不收取一文钱的费用。】

【当然,目前这一切都只是在设想而已,除了京城的大学可以正式开始建造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必须要等到南方的叛乱平定下来再说。】

【在朱由检的亲自督导下,京城新设立的十几个部门,全部都开始如火如荼的建立起来。】

【科研部,徐光启看着庄严肃穆的办公衙门,心里面有种说不出的感慨。】

【他其实也不喜欢儒学和八股文,只是由于自己天赋异禀,所以就算不喜欢,他也可以学得很好,甚至远超其他读书人,正因如此,他才可以轻而易举的金榜题名。】

【但实际上,徐光启用来寒窗苦读的时间其实很少,他更多的精力都是用在研究国外杂学上面。】

【而他的天赋,让他在这方面学的非常精通,而且还自己独创了很多新颖的理论。】

【可惜,在大明这个时代,徐光启独创的这些理论,也仅仅只是理论而已,没有人理解,更没有人愿意重用。】

【直到朱由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也改变了徐光启的命运,让他终于可以一展平生所学,先后研发出了燧发枪和海军战舰群,也算是间接性的改变了大明的国运,这让他也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老师,怎么样?我们曾经的梦想,现在总算是落实第一步了。”】

【就在徐光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时,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臣拜见陛下。”】

【徐光启回过头,看到的正是朱由检,赶忙行礼。】

【朱由检连忙扶起徐光启,轻声说道:“老师,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徐光启心里一阵感动,有的时候,打动人心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荣华富贵,而是这样的细节。】

【朱由检其实大可不必对徐光启这样,毕竟他不再是曾经的信王府王爷,身边的可用之人,已经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