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章子俊召集了整个平安镇各家工厂的管事,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打铁工匠们,共计一百六十多人,每天在铁料压制厂,蒸汽机厂房内讲学,连续一个月,让这一批人听的如坠云雾,如梦方醒,如痴如醉。按着原理,让首饰工匠纯手工造出一台迷你型的蒸汽机后,先是震惊,随后就是轰动,这一架能用一只手提起来的蒸汽机就成了蒸汽机厂房内大明第一架不靠驴马,不靠任何人力能自由转动的机器。
章子俊不怕泄露什么密秘,因为这个气缸及活塞的加工不是当前能轻易做出来的,做出一个迷你型跟做出实用型,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因为这个迷你型根本就没有锅炉,只是一个气缸活塞的手工组件,而原本锅炉加热传导部分只是放了一支蜡烛加热壶中的水... ...。
章子俊把一块木板上的红布拉掉后,上面钉着一张大白纸,在纸上是一张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图,大家请看,这是一张蒸汽机的简单原理图,随着章子俊的讲解,所有人全部安静了下来,这是水箱,这是燃烧室,当水加热冒出来的蒸汽被蒸发到上面的储气室后,就会随着水温的提高,冒出的蒸汽压力增大... ... 。这些人全是目前在工坊中担任技术的,要是再听不懂章子俊所讲的原理,早就被下岗或调往别处去了,所以章子俊讲的不紧不慢,大家听的很是入神。
大家请看这里,当高压蒸汽从左侧进入气缸,推动活塞向右侧移动,这时就有一个关键点,连杆会推动换向阀向右侧移动,此时上面的换向阀被推动着关闭左侧进气孔,露出右边的进气孔,而中间的泄气孔就会把左侧进入气缸的蒸汽排出,就这样当连杆再一次被推动上面的转向阀后,活塞就会又被推向左侧,而右面的气体被中间泄压孔排出,就这样周而复始,带动外面的大转轮,我们就得到了需要的动力... ...。
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组件,明白了简单的工作原理后,就开始制造出一台原型机出来,用于炼铁高炉的鼓风,如果成功的话,炼铁的炉温能提高三百度以上,目前炼铁的炉温只是一千三百度左右,远远达不到炼出高质量的钢材出来,再进一步提升到一千六百度以上的话,不管是炼铁还是制造玻璃,将会提升一个台阶,因为有了蒸汽机后,接下去将会发生一次工业革命,在十八世纪已然印证过。
有了蒸汽机首先想到的是火车,其实轨道交通只是另一个大类,对于当前缺少原动力的时代,需要动力的地方无处不在,不管是工业还是农田的灌溉,农作物的加工提炼都离不开。作为农耕时代的大明,蒸汽机的小型化才是王道,比如能碾米、脱粒、粉碎的机器,能耕地的机器,能短途运输的车架,能提水的机器等等。
再过二个月,眼前的这位大明第九位皇帝登基,对章子俊来说可能是好事,因为历史上对这位明孝宗朱佑樘评价很高,史学家称为“弘治中兴”。极有可能也是跟自己穿越而来带给大明一大波“红利”有关吗?章子俊想到这里,有一种莫名言状的心虚及期待,作为穿越者上知千百年,下知五百年,到目前为止,历史没有变动,那怕是小小的变动也没有,随着自身财富的积累,技术的输出,变的越来越强大,要是真把改天换地的蒸汽机给做了出来,应用到当前所有生产制造上去的话,不用说将会改变历史走向,那么原来的历史呢?在哪里?不光是大明的历史,还有这个世界的历史。将要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将会怎样?西方即将兴起的大航海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当前西班牙正在兴起、接下去就是荷兰,随后紧跟着的便是大阴帝国。
难道这个世界真有一个平行空间,不管自己做什么去改变,都不会影响到另一个既成事实的世界吗?又或是原本就是一个世界,当某人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世界随之改变?在中国华夏之地,不会有接下去的改朝换代,不会有“大清”,也不会有鸦片战争,更不会有百年耻辱,而在这块土地上将会有着引领全世界的傲人科技,成为人类指路的明灯?不对,不对,当初大英帝国不也是号称这样吗?辉煌百年后,又在不到短短百年就沦落到美帝的附庸... ...。
章子俊正在冥思苦想中,被太子朱佑樘的一句问话拉回到了现实。“听说章大人会看天象,预测天灾,当前关中地动,灾民无数,吾代政,奈何朝廷财政空虚,只能望灾兴叹,对此请教。”
章子俊很是无奈,关中地震已过去一月有余,朝廷到目前还没有做出实际反应,可见当前朝政的混乱。
在无数的试验中,气缸活塞采用铜质,要比硬碰硬全是钢铁铸件封闭性更好,寿命更长,这种铜件加工成管道链接气缸处的进气出气及泄压件后,内部垫上一层棉质布后封闭性能优越,这让章子俊回想起穿越前,那种蒸汽加热的工厂里面,管对管采用“法兰”对接时,中间的垫层,用的是一张“板纸”,随着两头“法兰”被拧紧后,那张“板纸”也被紧固在中间,起到了密闭的作用,而且抗压抗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