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青梅竹马

彘场记 文飞文舞 2147 字 2天前

“哦哦,好的。那你去吧,我从这边回去。”

“你晚上自己做饭吗?”金敏问。

“嗯嗯,我一个人简单。我喜欢自己做饭。”金刀笑着说。

“要不你到我爹家,一起吃吧。”

“不了,我自己随便吃点。你快回去吧,省的你爹你奶还要去你家喊你。”

“好吧,那我走了。”

“嗯嗯,回见。”

“拜拜。”金敏走远,回头看了一眼,想说什么又没说,转身走了。

两人在路口分开,漫天的星绚烂起来。金刀扯了一根狗尾巴草,杆子放在嘴唇上咬着。村里没有通路灯,回家的路看得很清。

金刀煮了点稀饭,就着咸菜呼呼的喝了两大碗,出了一身汗特别舒服。收拾好厨房,就去冲澡。身上的汗液冲洗掉了,整个人神清气爽的。楼上的房间是不能睡了,太闷热。在楼下的偏房铺上凉席,开着电风扇,还是很凉爽的。躺下看书,突然想起来自己下午带出去的书落下了,当时给金敏垫着屁股坐的。晕头了,晕头了。一晚的露水,估计书要毁掉,但是这么晚了自己又不敢去。没法子了,换一本书看吧,幸好还有一本汪曾祺的《人间有味》。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散文作品描写了无数的饮食文化,笔下无数的市井百姓生活,尽显人情关怀。他记忆中的吃食,包含了多少悲欢离合。“四方食事,至味在人间”,他的散文让人读后念念不忘,“香味”绵绵不绝。饮食文化,最普通的大众文化,在汪曾祺先生笔下带着温暖、快乐和趣味。

《人间有味》主要写吃食,写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

汪曾祺说:“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对于生活,我朴素的信念是:人类是会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自觉的先要对读者产生一点影响的,也正是这点朴素的信念”。这种朴素的信念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所需要的。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显得温婉,如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带来家乡的温暖。他的文字记载了无数的吃食,色、香、味以及各种做法,应有尽有,如同茶馆里的说书人向观众娓娓道来。他的文字给人一种安逸的舒适感,层次分明,包含神韵。仿佛也是一道美食,醇香回甜,令人不忍卒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刀沉醉于书中各种吃食的时候,好像听见有人敲门。金刀放下书走出房门看看,发现是金敏。

“这么晚,你怎么来啦?”

金敏拿起书晃了晃,“你的书啊,忘记啦。”

“你到坟头上去拿的?”金刀很诧异。

“什么坟头啊,吓唬我。回去的时候我就顺手拿着了,你着急回家吃饭......”

“我哪着急了。好吧,谢谢你了,至少这书不会被露水打湿了。嘿嘿。”金刀很高兴。

“就让我站在这说吗?”金敏瞪着眼。

俗话说“女大避父”,其实还得“避发小”。少男少女在一起最容易擦枪走火,他们已经不是小孩了。

“那......那进来坐吧。”金刀让出位置,但是房门没关。金刀搬来一把靠背竹椅子。

“你一个人晚上干啥呢?不无聊吗?”金敏问道。

“不会啊,我看书呢。你看,汪曾祺的《人间有味》。”金刀把书给金敏看。

“没想到你以前挺粗糙的人,现在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