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渊阁儒士修大典 乾清宫解缙上奏疏(4)

武英殿 钟月玄晖 2076 字 14天前

解缙的心一下子凉到了底,再明白不过了,以自己的青春年少,英气勃发,正是为国 家建功立业的时候,十年,漫长的十年,那会使自己磨砺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不敢再往 下想。

写的什么奏疏,辩得什么冤?率性狂愚的毛病怎么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谈吐挥毫之间 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多少话灌进了皇上的耳朵里。不过皇上还是惜才的,他之前之后,那 么多人死于非命,皇上没治他的罪,只回家读书,还不够幸运吗?没什么可说的,卷铺盖 回家吧,说是十年,这一去兴许再无回头之日,一腔壮志也只能藏于心中、寄情山野了。

小主,

父子二人谢过皇上悻悻而归,京师同僚竟没有一个送行者。 八年后太祖驾崩,他不想再埋没自己,辗转来到京城,建文时几经周折,才重回翰林院供职,直到燕王靖难得胜,带兵入京,解缙和杨荣等一班文臣一同迎附,叩首马前,成 为新皇帝的宠臣。

永乐的用人原则是尽忠者纳,对忠于自己的文臣武将一概不记前嫌,他几乎把所有的 注意力都放在了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上,所以,对像解缙这样有才子之称的文人学士尤其 礼敬,即位不久就单独召见。问他:“十几年前,你有一份洋洋万言的上封事书?”永乐 不温不火,突然问到那份当年就因文采和敢言而传得沸沸扬扬的奏疏,解缙不知是福是祸, 没它还不至于回乡多年呢。他跪在地上,心思飞转,才子的才情却在这一刻荡然无存,搜 肠刮肚,憋了好半天也不知如何回答,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说了个“是”字,额头上早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皇宫内外,乡野之间,陈瑛、纪纲相比肩,网罗罪名,追论建文余党,杀人杀得惨烈, 他真怕一句话不当又失去了这份梦寐以求的、足以施展他伟大抱负的差事。

“朕看过了,笔法虽尖刻了些,却不失为一份尽职的上好奏疏。” 跪地的解缙一直提着的心这才踏实下来。永乐并没有注意到解缙的表情变化,踱着步,叫解缙起来,慢悠悠道,“对大明江山有利的言论,朕会慢慢斟酌,而其中说到先皇好观《说苑》《韵府》杂书,及至《道德经》《心经》,你以为甚非所宜。殊不知,天子虽天 之元子,受命于天,毕竟为人身,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闲暇之余,观一二杂书陶冶 性情亦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臣记住了,放笔游思之时,尤其对皇上,当三思而后行。简明扼要,提纲挈领,让 皇上一目了然。”

永乐点头:“朕没有指责你的意思,倒是对奏疏里下面的话很有兴致。你说前朝阴氏 之《韵府》抄辑秽芜,略无可采,愿集一二志士儒英,请得执笔,上溯唐、虞、夏、商、 周、孔,下及关、闽、濂、洛,根实精明,随事类别,勒成一经,意即作一部大类书,有 这话吧?”

这是解缙的梦想,自幼的梦想,裹在奏疏里说了,希望引起皇上的注意,圆自己一个 久远的梦。可惜太祖没有那意思,还把他变相放逐了,今上旧事重提,是要修书吗?是要 让自己像紫阳先生校注四书五经那样,开本朝修书的先河吗?解缙的心境由平和变得兴奋, 继而抖动着,跳跃着,脸上绽放着孩子般见了美食的喜悦,连声音也颤抖了:“皇上,此 臣多年未泯之志向,若陛下信任,有皇家图书,再得一二儒士之助,不出一年,臣就把是 书奉到皇上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