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就是“信息”,“信息”就是“数据”,“数据刺客”就是“信息刺客”,“信息刺客”就是“数据刺客”。
能称得上“刺客”,就是必须取得效果,必然达到预期目的,不择手段体现在选择时机、战略、方法上,天时、地利、人和每个层次皆可用,其中最省力、最有效果的就是“抢人头”。
比如英雄联盟的游戏,刺客角色最容易收割人头,等到别人把对方打残,上去“抢人头”,等对方敌人残血时,上去击杀,叫“落井下石”,刺客不能干“雪中送炭”的事,莫逸信擅长数据挖掘,但心肠不够狠毒,欲望也不强,所以最终成了“淹留仕路之人”。
“数据”“信息”用在恰当的时机,用在适合的人身上,往往会起到万千倍的效果。
指纹虽然号称数据之王,但只能证明指纹纹线是某人所留,不能证明某人就是罪犯,指纹也是数据信息,莫逸信就是使用数据信息的专家,数据信息用在关键点上必然能达到“刺客”的效果。
宋鸿兵的着作《货币战争》很精彩,有人评论作者夸大其词,放大了罗斯才尔德家族资本的力量,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资本不可能控制全球的政治金融,这些论点论证起来太过庞大,用例证的方式总归是片面之词。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爆发,对于欧洲金融界而言这是一个关系到亿万人资产的大战,胜利者将获得巨大的财富。
就在滑铁卢的周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商业间谍也对战场进行了密切地监视,他们不断地将第一手情报通过特定的渠道传回伦敦的内森手中。
到了傍晚时分,一个名为罗斯伍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情报人员目睹了法军的大败,拿破仑的法军虽未彻底崩溃,但却败局已定。
罗斯伍兹马上骑快马赶到布鲁塞尔,然后转道前往奥斯坦德港,此时早已有标注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船只正在等候。
虽然英吉利海峡航行状况十分恶劣,但是这艘船只依然不顾众人的阻拦连夜出发,经过一夜有惊无险的航行后终于抵达英国的福克斯顿。
1815年6月19日清晨,罗斯伍兹在伦敦见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内森,但是内森仅仅只是快速浏览了战报的标题便起身离去,快马赶往伦敦股票交易所。
当内森赶到伦敦股票交易所时,翘首以盼的众人迅速恢复了安静,内森坐在被称为“罗斯柴尔德支柱”的座位上一言不发。
此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一声不响地冲到交易台前开始大笔抛售英国公债,围观众人一片哗然,转瞬之间价值数十万美金的英国公债抛入市场,公债价格迅速降低。
众人均以为内森已经获得了英军战败的消息,争先恐后的开始抛售英国公债,仅仅数个小时之后英国公债的价格已经彻底崩溃,票面价值仅剩下百分之五。
此时内森依然没有任何反应,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交易员却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着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所有英国公债。
1815年6月21日夜,威灵顿公爵报捷的信使赶到伦敦,拿破仑的法军经过八小时的激战后损失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拿破仑已经无力回天,英国公债价格暴涨。
仅仅一天之内,内森已经赚到了超过之前所持有英国公债价值二十倍的财富,总价值甚至超过了拿破仑和威林顿二十年来战争财富的总和。
滑铁卢战役英军虽然战胜了法军,但是内森却因此成为了英国最大的债权人,英格兰银行和英国公债的发行都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控制。
如此一来,英国政府征收的税务变成了内森的私人财富,英国政府不得不继续向内森借贷,不仅需要支付百分之八的高昂利息,所有本息还必须以金币支付。
而且因为大量公债被内森持有,内森已经成为了公债价格的实际操控者,左右了整个英国的货币供应量,英国的经济命脉被内森牢牢掌控,英王则彻底沦为傀儡。
以上内容摘抄自原作者着作,完美诠释了“数据刺客”即“信息刺客”颠倒乾坤的强大力量。
内心强大的内森没有把真实消息公布于众,制造恐慌、哗众取宠,而是公开抛售英国公债,释放并传播英国战败的暗示,英国公债价格下跌之际,安排交易员暗中大量收购从而获得大量英国公债,随着英国战胜法国的真实消息传来,英国公债价格大幅上涨,罗斯才尔德家族的财富倍数级增长,又通过英国公债控制了英国的经济命脉。
“英国战败的暗示”就是“信息刺客”,抓住“数据”或“信息”不是最关键,重中之重在于“刺客”要一击致命。
莫逸信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是互联网的公共资源,虽然可以通过公安数据网络获得一些信息,但数量有限且效果很差,公安网络的数据基本都是虚有其表,如同警车上的爆闪灯,把人吓跑很管用,胆大的罪犯不一定有效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南郊分局有一任局长,购置了大量警车,他要求分局机关的同志每天晚上整夜带着巡防队员进行辖区巡逻,不要求抓获现行罪犯,巡逻时必须把警灯打开,这样可以把罪犯吓跑,只要罪犯不在本辖区作案,就算做好了防范,可以降低发案率,这也算是有效的路数。
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公开的信息资源可以利用,比如某某查,接在某国家部委的数据库上,最先可以免费使用,查询到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股东信息、变更情况等,免费使用肯定是有期限的,让人尝到甜头,访问量达到一定数值,就会开通有偿查询,不管有偿无偿,这些基础信息资源化身“信息刺客”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