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芸儿那边却又进入了布置工作状态:
“虽说王爷认可施粥,可我也知晓这事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先头棉衣发放可以交给里正,最多派几个人手看着,确保发放到位即可,不需要参与太深。可施粥不一样,从场地选择,柴米运输,到现场熬制,还有怎么分发,都需要一个章程。毕竟是入口之物,更要当心。”
杨芸儿其实心里还惦记着,事涉食品安全,务必从严监督。
罗子昂频频点头,有了正事讨论,他方才那些慌乱很快散去。
他本独来独往惯了,眼下侧妃要布置活,可得打起精神好好干。
“娘娘说得是,过往政治清明时期,若财赋充足,备荒政策执行到位,遇到天灾,多采用蠲免、赈济、赈贷、改折等方式进行救济,施粥倒并不是第一的。”
罗子昂正准备细细陈述自己的观点。外头响起噌蹭蹭的脚步声,他不自觉将皮帽子往身后藏了藏。
果然,李泓暄迈着大步子走了进来。一进屋,羽墨便上前替他去了披风,到前院厅堂不过短短几步路,李泓暄肩头也落了不少雪。
“外头风雪大,伞根本撑不住,多亏了你的护耳。”
李泓暄看着杨芸儿,眼中一半含着感激,一半带着歉意,这眼神让杨芸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母后传话,要你三日后入宫,她亲自选人,教你礼仪。”
杨芸儿心头一惊,怎么这么快,不是说要等过完年么,不是说派人到王府来教么,怎么传自己入宫?
杨芸儿不知道的是,昨天八狐狸入宫觐见崔后,只不过将除夕那晚,李泓暄和杨芸儿两人于宫内手牵手一起看烟花的场景略略那么一说,崔后立马就被点燃了。
杨芸儿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她立马将自己十四岁皮囊的年龄优势发挥出来,一把拖过李泓暄的袖子,撒起娇来:“我不去,不去!去了肯定要遭殃,王爷帮我想想办法。”
呼啦一下,眼泪就涌了出来,此时的杨芸儿也好似一只可怜兮兮的哈基米。
李泓暄有些尴尬,他虽已有顶撞崔后的破冰之举,但那毕竟是得了景泰帝的支持的,眼下可不好办。
他有些抱歉地看着杨芸儿,宫里他会想办法周旋,但崔后那性子,依旧保不准杨芸儿会吃点苦头,实在不行,只能自己跪着去求情了。这是他的老招数了!
见李泓暄没有动作,杨芸儿火气也上来了:“大瑞皇后受百姓供养,当以百姓为先,当下雪灾,我要忙着救灾,才没空入宫去由她磋磨!”
她这话说得直白大胆,李泓暄也是一惊,不过罗子昂倒是得了灵感,立马向李泓暄建议道:
“娘娘说得对,府里赈灾事宜都由娘娘在操持,而王爷要呼吁京中大户共同参与赈灾,王府必然要一马当先,离不开娘娘。王爷午后入宫,要不先向陛下求个情,娘娘的礼仪事项其实不必这么着急。”
李泓暄一拍大腿,对呀,自己可以求父皇。
看着眼前哭泣的人儿,李泓暄温声劝道:“小雨放心,本王会去父皇那里替你求情。”
“我是小芸,不是小雨!”杨芸儿的鼻子都气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