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循循善诱

王贤不知道杨行秋急急忙忙带着自己往到主厅要干什么,只好紧紧跟在他身后。

牛尚正坐在榻上,膝盖受伤让他不能长时间行走,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待在主厅。

牛尚见到杨行秋前来,起身说道:“杨大哥略施小计,促成垦荒大事。顾缨等人,更是钦佩。”

杨行秋扶牛尚坐回榻上,跟他商量起之后的计划。

杨行秋跟牛尚说:“垦荒安排妥当,眼下需准备接纳流民事宜。”

牛尚不假思索地说:“大哥做主就好,何必问俺?”

杨行秋只能转换方式,问了具体的问题:“依贤弟之见,庄上可接纳多少流民?”

牛尚试着去思考了一下,脑门上又渗出了汗珠,他的头脑支持不了复杂的计算。只能说个大概“三十,不不,二十,二十人。”

杨行秋又问道:“贤弟如何解得。”

牛尚回答说:“现庄上有空屋四间,每间至多可安置五人,最多安置二十人。”

杨行秋对牛尚的答案还算认可,至少他能够按照具体情况进行逻辑推理,只是缺乏一些知识。

杨行秋要摆脱卢老夫人的控制自主行动,就必须换一个身份,《礼记》有“家居教授,师道尊严”,以老师的身份,既能保持和统治者的亲近,又能让自己获得一定的独立性。

牛尚就作为杨行秋的第一个学生,卢老夫人迟早要交权给牛尚,杨行秋通过培养一个合格的继任者,卢老夫人就更愿意交出权力,等到牛尚掌握权力后,作为牛尚老师的杨行秋自然就成了权力核心人物,行事也更加自由。

杨行秋又问道:“倘若加盖房屋,人数又可增加,又何止二十人?”

牛尚略有所思,说道:“依大哥所言,加盖房屋。只需调用木料砖瓦,抽调人手搭建便可。”

杨行秋认为牛尚已经跟上了思路,只是还差点火候,又问道:“木料砖瓦是否充足?人手是否足够?”

牛尚又思索了一番,回答说“眼下正在垦荒,少不了伐木,木料充足,砖瓦,平日不曾储备,人手,十组居民均已调用,恐怕不足。”

杨行秋又问,“庄上现有人手不足,而逃难流民增多,则可于加盖房屋。”

牛尚似有所悟,“既然如此,眼下当储备砖瓦,另需准备锯凿斧锛等木工之器,以备不时之需。”

杨行秋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借着商讨的机会,杨行秋传授了统治者的必备技能之一,规划。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规划的目的是对未来进行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最终得出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

杨行秋用诱导提问的方式,引导牛尚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行动规划,通过这种学习,牛尚第一次做出了指示,杨行秋看了一眼身后的王贤,他心领神会,立刻跪地说道:“依庄主之命,小人这就去通报。”

牛尚感受到了决策的意义,往常都是自己上报,由母亲做决定,现在母亲生病,自己必须尽儿子的孝心,帮母亲分忧才好。

杨行秋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从探索阶段,到入门阶段,现在已经到了瓶颈阶段,自己该退居幕后,逐渐将牛尚推上舞台。

接纳流民的事务商讨完毕,杨行秋还想跟牛尚聊聊其他事情。

甲士突然跑到厅上,汇报起寿阳城的情况,“寿阳城破,晋军已攻入城中,城内守军打开北门突围,约有三四千流民往山上赶来。”

杨行秋看了一眼牛尚,牛尚知道大事不妙,勉强站起身,杨行秋扶着他一步步往庄门走去。

王贤不知道杨行秋急急忙忙带着自己往到主厅要干什么,只好紧紧跟在他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