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璐千岁哭了一场,众位王爷也唏嘘不已,惊喜落泪。
其余七位王爷为冤死的国母哭泣,林后至死都不为自己辩白,目的是要保护金武和寇爷,这种舍身赴死,不牵连他人的精神更值得敬佩,七位王爷泪湿透了衣衫袖子,哭声一片。
这八位王爷,都是精忠报国之人,对朝廷忠贞不二,只是遇到昏君,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而已。
他们被林后感动,天性使然,生成了侠胆义心,出于至善至诚,才如此伤感,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了。
寇爷擦了擦眼泪,可是眼泪又不争气地流淌下来,他取出林后国母的血书。展开后,当众阅读,读着读着,声音哽咽,越发悲切。
读完后,众王爷闲谈一番,华璐千岁爷抱着侄儿,不忍释手,忧虑地说道:“众位王兄,你们体念国恩,暂时各自回到边关重地,回去后,勤训军事,勤练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等候朝廷信号,千万别误事,如今,这血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说太子的名字叫慈云,因为林后国母在冷宫生下太子的时候,有一朵祥云照下来,这个名字,是国母之意,众王兄当要牢牢记住。”
众王爷一听,频频点头,觉得言之有理。这一天,众王爷动身,认识了太子,心满意足,思念家人心切,就辞别寇爷,回到边关驻地。
华璐王爷依依不舍地将太子交还给寇爷,说道:“寇爷,小心富养太子,这是朝廷的命根,国家的希望。”
寇爷连连答应下来,然后送华璐王爷出府门外。
五位藩王返回边关,华璐王爷、齐太傅也各自还府。
先说平西王龙迪回到山西太原府,他刚刚进城,就看见文武官员纷纷出关来迎接龙迪。
龙羌在前,又见到了兄长,非常高兴,连忙解释说道:“兄长受罪了,在天牢这么久,饱受折磨,本来小弟我一到山西,就要进京城去探望兄长的,只是因为奸佞之臣当权,母亲大人不许小弟单独前往,还希望兄长多多饶恕罪过,小弟没有及时去救出兄长,实在是惭愧惭愧。”
“知道了,贤弟率领一国的精兵强将,就是为了来救愚兄,因为愚兄有灾,身陷囹圄,差点见不到贤弟了。贤弟为了救愚兄,不惜千乘贵体,不辞劳顿,跋涉万水千山,来到山西太原府,愚兄实在是感恩不尽,何必还要到京城探望呢?”龙迪说道。
“弟兄之间,何必客气?不用那么多客套规矩。高兴的事,就是兄长平安回来,继续驻守边关,现在进内去见母亲大人,母亲天天盼望兄长平安回还,操心的不得了,忧虑得很,生怕兄长遇到不测。头发又白了不少。”龙羌国王说道。
龙迪点点头,说道:“言之有理。”
兄弟俩就携手进城。
众百姓熙熙攘攘,在远处观瞻,一边看,一边说:“太原有福气了,百姓幸福了,又重新见到了龙千岁爷,万民有了父母官,必然安稳,心不用悬着了,可以放在肚子里。好人有好报,吉人自有天相。”
太原城内百姓欢天喜地如同过大年赶庙会一般热闹。
龙迪、龙羌兄弟俩进入中堂,龙夫人带着孩子出门迎接,喜形于色,高兴得很,共进内堂,看见母亲太后,龙迪眼泪夺眶而出,两行热泪滚过脸颊,说道:“孩儿不孝,这么长时间没有在母亲面前尽孝,不能侍奉母亲晨与昏,罪恶深重,深感遗憾和内疚,今天,又劳驾母亲不远千里、历尽风霜、一路辛苦,只是为了来救儿出牢笼,这些都是孩儿的不对。还望母亲原谅!”
太后眼里噙着泪水,双手挽起龙迪,说道:“儿啊,何必伤心悲痛,你母亲还没死呢!母子情深,骨肉相连,说什么劳苦不劳苦的,我儿子有难,为娘的怎么能不出手相帮呢?我儿不是为了私事被关押,是忠君爱国之人,皇上不够明智,发糊涂犯晕,做出错误决定,错误羁押,为娘的咋不心疼?天天为此事忧虑,生怕我儿有个闪失。所以,当一看见贤媳来了书信,就立即和你弟弟来了,名为入朝进贡,实际上暗自带兵,进入山西驻扎,如果昏君继续犯错,就准备联合其他五路藩王兵马,攻打京城,清君侧。幸亏朝廷里有明白人,皇上没有继续犯浑,听了谏言,就赦免你的罪,让咱们全家团聚,这个咋说也要感谢祖上荫蔽,暗中照顾。也要感谢上天还让大明继续保存一段时间。遇到明君,时间会长一些,遇到昏君,就难说了。”
说完,又说了一些闲话,然后大摆宴席,给龙迪接风洗尘,顺带压惊,其乐融融。
“母亲,弟弟,最近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