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盖勋惋惜地对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说道:
“我与陛下沟通过以后,认为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完全可以做个明君。
只不过现在他是被左右宠信的宦官蒙蔽了耳目。
如果我们合力清除掉这些奸邪之徒,然后再提拔清廉能干之人,必会使汉室兴旺。
到时候我们功成身退,岂不快哉?”
于是与袁绍合谋,一起诛除汉灵帝身边的奸佞小人。
刘虞、袁绍都认同盖勋的感觉,于是与其结为同谋。
只不过蹇硕不知怎么得到了这个消息,心里有了惧意,暗中思量办法。
不久以后,就有司隶校尉张温上表举荐盖勋为京兆尹。
刘宏虽然不舍得盖勋离开雒阳,但由于蹇硕等人极力赞同,于是迁盖勋为京兆尹。
这个杀宦组合最终没有成事。
虽然史书中记载的信息只是些只言片语,但是从其脉络上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认可汉灵帝刘宏的。
只不过因为他本身出身于社会底层,不像其他接任皇帝的人选,是从小就经受继位者培训。
不仅学识不够,还没有大格局,做事也没有帝王思维。
更因为他入宫的时候不过是十来岁的年纪,又无亲人作陪,从小就是与这些太监长大,天然亲近。
要不然也说不出“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这样惊世骇俗的话来。
……………………
刘星因为得了郭嘉、荀彧、荀攸等人才协助,再不用事必躬亲。
对治下每个城市只要提出大概规划,依据每个城市的特定资源,制定好适用的发展政策,就放手不管。
其实就算他每事都要过问,也根本无法解决因为观念上的巨大差距,而产生的重点为民还是为君的问题。
现在这个时期,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做事首先考虑老百姓得失的官员。
所以,刘星也渐渐地习惯了,只把握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