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成本大降

李文贵在农具上的应用,自然也是参考了原本历史上的进程,毕竟这样做才是最省力的。

根据当下的情况,他打造出来的第一款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农具,是固定式的那种,也就是蒸汽机脱粒机。

这个的关键,其实就不是蒸汽机的应用,而是打造一台脱粒机而已。蒸汽机只是提供了一个动力而已。

当然了,脱粒机其实也简单,就是一个带三角铁丝的滚筒滚动起来而已,然后把小麦或者稻穗伸到滚筒里就能实现脱粒。

后世农村里,就有这种脱粒机,不过是用脚踩的。

如今用蒸汽机动力来驱动,就省去了用脚踩这个最累的动作,并且滚筒可以做得很长,人只需要负责送小麦或者稻穗进去脱离就成,省了一大半的时间。

这个机器,自然也是笨重的,因此,是安装在田头,或者是把小麦或稻穗运到机器这边才行。

在大平原上,脱粒最是繁重的地方,就有使用这种蒸汽脱粒机的需求。

不过李文贵打造出来的时候,是在隆庆四年二月,这个时候,还没到用脱粒机的时候,因此,只是实验成功之后就先存放在那边。

与此类似的,还有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饲料粉碎机、轧花机(棉花去籽机)等等,都是一个原理,即只是用蒸汽机提供动力的固定式农具,在大规模的操作中有需求,对于小门小户,就没什么用了。

对于自走式的蒸汽机为动力的农具,李文贵实验了,发现困难很大。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蒸汽机太重了,哪怕再减配,减重,在田里干活的话,用上履带,也会陷入田里没法按照设想的行走。

李文贵和带着的徒弟讨论之后,得到一个结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自走式农具,比如耕田,翻地的这种,只能用在开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