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名小校跑到比武台的前方,两手分别拿着一面红色的旗子和绿色的旗子,面朝新兵,挥动起来。

这是要让新兵站队集合了,这是平常新兵们训练的科目之一。

古代通讯不发达,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之上,击鼓是进攻的号角,鸣金是收兵的信号,传令兵手中的旗子,却是队伍集结或阵法变换的指令,大军闻令而动,同进共退。

其实,这次在整个丹徒县招募的新兵,不管是强迫来的,还是被骗来的,抑或自愿来的,一共才四五百人。单从人数上来说,跟往日的新兵招募,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丹徒县从来都是兵源大县,每次朝廷有任何异动,招募新兵,丹徒县的招兵任务,总是比别人要重,却又总比别人先完成招兵任务。

得益于此,从短兵相接、搏命厮杀的战场上,从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的鏖战中,走出来很多丹徒籍的将军。

按照小校挥动的旗子,几番挪动下来,很快队伍便集结站队完毕。紧接着,小校举起右臂,张开手掌,随即,在空中又握成拳头,这是噤声的动作。原本还有点乱哄哄的队伍,瞬间便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呼呼的风声及粗重的呼吸声。

那小校转身,向比武台上端坐着的几位将军抱拳行礼。

中间坐着的谢姓将军,挥挥手,让小校退到一旁。

这时,坐在最右边的,那个一身文官打扮的老者,站了起来,先是向各位将军施礼,然后,走到比武台的最前边,面相新兵们。

“我丹徒的好儿郎们,你们是好样的。”

那老者看着精瘦,声音却很洪亮,刚站到前边,就不由的发出了这样的一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