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合所有条件,行动最佳日期区间为1943年的5月12日至5月17日,一旦错过就要再等一年。时间紧迫,巴恩斯最后的解决方法就是,既然航弹的强度经不住从高空往下摔,那只能让轰炸机往低了飞。轰炸机,夜间,低空轰炸,这三个词条加起来危险度快直逼特技飞行了,当巴恩斯询问了飞行中队的意见之后,中队表示可以一试,没有问题。】
【于是在紧锣密鼓的测试之下,最佳投弹高度很快被测了出来,18米。乍一听,18米那还是挺高的,可你要知道这对于高度就有6米,翼展31米的兰开斯特重型轰炸机意味着什么,从飞行员的角度看,18米高度这就是在贴地飞行。至此跳弹轰炸最危险的部分就来了,飞行员需要让轰炸机在极低的高度下以近乎完美的直线飞行好一段距离,才能让机上的跳弹沿着飞行方向准确弹跳。而在这段超低空状态下,轰炸机的状态极其危险。】
天幕下,之前还觉得夜间飞就夜间飞嘛,天上又不会有座山,现在一看才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与其说是解决,不如说是妥协,18米,确定不会撞山上去?”
“这中队也是狠人啊,可以一试”。
李世民听到这高度,比划着,说道:“这个高度别说后世的高射炮了,就是拿弓箭朕也上去蒙一下啊”。其他武将也是纷纷附和到,18米,不到20步的高度啊,这是真能拿弓箭捅下来......
【解决了或者说绕过了跳弹会被摔碎的问题之后,执行任务的中队就开始了紧密的练习。从中队成立到行动开始,整个中队进行了近2000次模拟投弹,在扎实的练习和高度拟真的环境下,大家发现只要环境因素不出乱子,跳弹轰炸的精准度比想象中要高。】
【当然这说的是条件好的情况,一旦风浪大了一点或者投弹姿势不板正,那鬼知道飘弹会怎么飘,例如在1943年的历史记录中,就有一段高清的失败录像,跳弹偏离方向,不偏不倚直接奔着旁边摄影师去了,所幸是训练弹摄影师人没事。但这也暴露了跳弹轰炸的缺陷,那就是它高度依赖水面稳定和投放的姿态。】
看着画面中那枚被加速到500转的跳弹抄镜头滚过来,别说当时的摄影师了,就是天幕下很多人都为之一振,“刺激啊”。
【由于18米的高度实在太低,寻常的飞行高度仪已经无法正常测算了,因此团队在轰炸机的机头和机腹各安装了一个带特定角度的聚光灯,两组光线的汇合点距离机腹18米,只要观察到水面的两束光聚集就代表当前高度为18米。至于在何时投放跳弹,得益于莫内水坝有两座塔楼,利用这两座塔楼为标点计算距离,团队制作了专门的器具,用来瞄准,当器具上的两个标点与塔楼重合时便可以投弹。】
古人看着工程师靠一些极其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复杂的问题,不由得感叹道:“算术的魅力啊,这也是数学的时代啊,真就是百花争鸣”。
小主,
“厉害了,这方法真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