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历史上,中国古代到现今:行书的发展历程

行书的发展历程如下:

- 起源与早期发展(秦汉时期):

- 行书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初期,是在具有草书笔意的新隶体基础上形成的手写字体。也有学者认为行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渐演变的过程,在刘德升之前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刘德升是对行书正式形成贡献最突出的一位书法家。

- 秦汉时脱胎于隶书的“行书”,因保留相当多隶书因素,被后人称为“行隶”。如秦朝的《天水放马滩日书秦简》和《云梦睡地虎秦简》已有“行隶”之美。

- 成熟与兴盛(魏晋时期):

- 魏初有钟繇、胡昭为行书名家,但在西晋时行书地位依旧逊于隶书,擅行书者也没有很大突破。

- 东晋时期,行书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凡善书者皆工行书。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作为代表的妍美书风,成为行书史上的首座高峰。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代表作还有《姨母帖》《孔侍中帖》《平安三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王献之的书法也独具风格。

- 这一时期还产生了专门描述行书的书论——王珉《行书状》。传世所见魏晋时期的行书尺牍和手卷,最早呈现了行书尺牍和手卷的章法,其特点为有行无列,每行首尾大多近乎平齐,布局齐整;行间则随形布势,欹正相生,自然妥帖。

- 风格转变与发展(唐朝):

-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返圆,在乎季孟之间”。

- 唐以“身、言、书、判”为标准铨选官员,楷书成为官方字体,人们多追求“楷法遒美”,行书由“尚韵”转变为“尚法”,表现出雄浑劲健的风格。

- 唐太宗李世民偏爱王羲之,使二王体系的行书风靡朝野,他的《温泉铭》是第一块将行书运用到碑版上的刻石。此后还有僧怀仁奉皇帝之命集王羲之行书勒石刻《圣教序》等。

- 李邕、颜真卿等书法家另辟蹊径,承二王书风而独创丰腴雄健的阳刚风格。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其代表作还有《争座位帖》等。

- 多元发展(宋元时期):

- 宋代重文轻武,形成尚意文风,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为蔡京)应时而生,被称为“宋四家”。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其代表作还有《蜀素帖》《醉翁亭记》等;黄庭坚的代表作有《松风阁诗卷》等;米芾的代表作有《蜀素帖》等;蔡襄的代表作有《虹县帖》等。

- 元代赵孟頫倡导全面回归魏晋,行书严谨之风,建行书规范之法,深得王右军堂奥,其代表作有《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兰亭十三跋》等。与赵孟頫齐名的鲜于枢,以行草书着称,代表作品有《韩文公进学解》《苏轼海棠诗卷》等;蒙古族书法家康里巎巎,以草书着称于世,其行草代表作《归去来兮辞》《唐诗卷》也深得钟王笔意。

- 继承与创新(明清时期):

- 明代沿袭唐、宋、元帖学,早期“馆阁体”始兴,行书基本上在赵孟頫的笼罩之下,中期以后出现了一批有个性的书家,如文征明、唐寅、董其昌、傅山、八大山人、王铎、何绍基、祝允明等,他们的行书或端庄有度,或秀润典雅,或纵横奔腾,或金石碑刻融入帖碑结合,浪漫主义风行,开一代先河。

- 清代文化呈多元发展,书法也现百花齐放态势。书家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成就斐然,他们的行书作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

- 近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辛亥革命以后,钢笔等硬笔极大地冲击了毛笔的书写,用毛笔书写的人越来越少,但潘伯鹰、沈尹默、于右任、马一浮、张大千、沙孟海、启功等书法家,坚持书法继承与创新,使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得到了发展。

- 当今,书法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部分县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书法之乡”,部分高校开设书法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省市书协成为领导书法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有许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在不断探索和实践行书的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和个人风格,推动行书艺术的不断发展。

行书的发展历程如下: